2)第五十二章厚厚的面纱_新鸦片战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利益传到整个官僚阶层。想通了这点,刘寄很怀疑自己撤换了大量的捐官到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不过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刘寄笔直的坐在一把雕花的太师椅上听完了林阿适的诵读后,对律劳卑说道:“大使先生所转达孟买商人请愿的事情,朕已经了解。这件事情朕将在三天后派礼部的官员答复大使先生。”

  林阿适流利的向律劳卑翻译了刘寄的答复,既然在三天内有一个答复,律劳卑安下了心来,毕竟能把事情传达给中国最高的统治者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何况中国皇帝答应了三天内给一个答复。

  由于突然冒出的这件事情,刘寄没等看到机器安装完毕,当天就返回了京师。北方制造局的事情刘寄就暂时交给了林阿适,相信有林阿适在,被招待的舒舒服服的英国技师,会耐心的教会中国工人对机器设备的操作和使用。

  随同刘寄离开的有律劳卑和他的同伴,他们将随着刘寄的队伍回到了京师,等候中国政府的答复。

  礼部尚书汪廷珍大约通过英国公使对西洋人作了一翻了解,但是他仍然无法区分孟买商人到底居住在东胜神州还是西贺牛洲,思索一阵后汪廷珍说道:“洋人面色苍白隆鼻猫眼,须发皆为红色,脚长尺二,身有异味。据律劳卑讲英王竟可以由女儿继承,女王薨后,再由女王子女继承,此等无父无君的蛮夷之邦令吾辈羞于言谈,有何面目与我天朝礼仪之邦相谈国事。”

  汪廷珍的话引起了朝堂上一翻轻蔑的嘲笑声,刘寄知道这笑声也包含着朝臣们提醒他这个皇上也不要太在意英吉利人了。

  禧恩咳嗽一声说道:“汪大人所言还是小事,最近法兰西人也在东江米巷开了个使馆,听馆中仆人传言,法王长发披肩,喜烹食儿童,一妖人也。”

  刘寄楞楞的听着这群大臣如同街头三姑八婆一样谈论些离奇的话题,难道把外国人引进来让他们了解到的都是这些街头传闻。

  那边兵部尚书玉麟接着说道:“听说俄罗斯国有一个女皇,经常更换情夫,或几月或一年,其情夫便被女皇砍头,再换一个接替,真禽兽也。”

  刑部尚书汤金钊似乎发现了其中规矩,他精辟的分析道:“臣以为,洋人不懂礼义,廉耻仁义道德是何物,其祖先必是犬类。”

  户部尚书英和捻着胡须若有所思的点头说道:“有道理,难怪洋人以牛奶为饮,以酪浆为食。牛奶、酪浆不易消化,胶结肚中,须吃大黄和茶水消解,如几月不吃,则双目失明,肠胃雍塞。”

  “英中堂所言不差,难怪洋人非与我天朝上国贸易不可,其必所赖也。若无我大清供给大黄茶叶,西洋鬼子不出数月必须命丧于此。”经典的总结出这个结论的是偷偷看了看刘寄表情的左都御史穆彰阿。他的话引起了朝堂中一片赞扬声。刘寄差点没有笑出声音来,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工部尚书包世臣有些疑惑的问道:“看书中记载,西洋人以前并不同我中华上国交易,然西洋人如何还遗存至今?”

  包世臣的话问到了点子上,可似乎不合朝臣门的胃口,禧恩当即反驳道:“蛮荒之地,物产必然贫瘠,即使有此物,也消耗殆尽了。包大人不见我天朝上国只要断绝贸易,洋人们吓的连魂都没了。”

  禧恩话音刚落朝堂又是一阵哄笑,让包世臣下面的话再也说不出来了。

  半响陶澎以猜测的口气问道:“不知这英吉利到底在那里,那些孟买的商人又是怎么会事。不知道宫中的皇舆全图还在否,若在,皇上可与臣等一观,考察一下英吉利人到底在何处,其风俗面貌又怎样,有了这些也算是知己知彼,方不至胡乱出主意。”

  ,!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