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7章 针锋相对_大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逢了不少的惊险,实在是不容易,本汗在这里代表突厥的数百万牧民向你们表示欢迎。武延秀讷讷不敢言,张易之连忙道谢。

  默啜又道:对于两国和亲之事,我是极为重视的。所以,前天我刚从战场上退下来,今日便召见了贵使一行。我想知道,贵国的皇帝陛下对这件事,是怎么看的呢?

  高延福身为宦官,打开手中一阵捧着的御书匣,从中取出一份制书,开始宣读。

  其实,这制书的内容,大家不用听,都能知道得分毫不差。大抵就是为了表示两国世代友好的决心,特意将淮阳王武延秀送到突厥和亲,希望藉此契机,两国能加强相互的了解,更好地展关系。

  那武延秀听见高延福读到自己的名字,面色愈的苍白,成了名副其实的面无人色。

  默啜用他那双深邃而又略带玩味色彩的眸子看着下面的三个人,眼中忽然升腾起一抹笑意。待得高延福读完制书,默啜命人接过之后,默啜忽然笑道:这位淮阳王,身子似乎有什么不适吧,我看他的面色不甚好哩!

  武延秀低下头去,不敢应声。

  张易之看见武延秀这般模样,颇为不语。但他知道,现在的武延秀和自己一样,代表的都是大周的令誉,自己不能让他太过难堪了。当下,他连忙说道:大汗明鉴,淮阳王只是初到贵国,水土不服,身子略略有些疲乏罢了,并没有大碍。

  水土不服?默啜扯着他那口音颇为怪异的汉语说道:我记得,你们大周还有前面大唐的诸位皇帝,身子都还算硬朗的。尤其是你的祖母,也是就当今的圣母神皇,她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七岁,据说还能享受鱼水之欢呢,怎地她的孙儿如此不济?

  包括张易之在内,三个人同时色变。

  默啜此言,用大周宫闱中的秘事来说事,算得上是**裸地挑衅了。若是今天不挣回这个面子,大周的脸面也算是被丢光了。

  而且,默啜这句话里,有意无意地弄错了一件事情——武延秀是武则天的侄孙,而并非是孙子。默啜既然是武延秀未来的岳丈,对这件事应该是了解得清清楚楚的,不可能搞混淆。他之所以这样说,唯一的可能就是故意的。

  当下,张易之怫然作色,道:迁善可汗,请你不要胡言乱语!

  默啜略略一愕,继而也跟着勃然变色,道:张将军,我知道你是上国使臣,不过这等教训之言,也不是你能说的吧!你倒是给我说说,我是如何胡言乱语了,若是说得有理,我愿改正,若是说得无理,就休怪我翻脸无情了!

  默啜声色俱厉,每说一句,下面的武延秀就抖一下,一段话说完,武延秀已经是开始了习惯性的瑟瑟抖。两边的突厥百官见了,一个个都毫不掩饰自己的笑意,他们以这种很直白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鄙夷。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