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一章 如鲠在喉_凉州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顿在几案上,又是一脸期盼神色看向李延昭,而后用依然略带沙哑的嗓音说道:“百人将,再来一杯!”

  李延昭依言前去,又为宋庆倒了满满一杯水。宋庆将杯子拿起,而后放到嘴边,又是几大口便灌了下去。

  喝完了水,宋庆方才用手心抹了抹嘴,而后道:“刘赵尽起数万大军,已攻至桑壁。请百人将速速将此上报郡府,请府君上报州治!”

  听闻宋庆所说情况,李延昭顿时面色一沉,而后便飞快地拿出手中的地图,展开看了一番。没多久,他右手的食指,定定指向了一点。那里城池的标记上,赫然所书便是:桑壁。

  自去年秋,韩璞率大军进驻金城之后,李延昭便没少看这些军务方面的来往公文。因此也知上个月,趁着陈安与刘赵激战正酣,凉州兵分两路,分别由阴鉴和韩璞率精兵占领了桑壁和冀城。

  地图上,李延昭划出了一条线,便是由冀城到达金城的线路。如今金城已成为凉州开疆拓土的桥头堡。输送的军械粮草数不胜数。金城如今不仅肩负着拱卫凉州的重要作用,更是作为陇西凉军的补给中转站而存在着。

  李延昭细细看着地图上标记出来的道路位置。如今狄道还卡在金城通往冀城的必经之路上,可想而知欲往冀城,以及更远的桑壁运输军械物资的困难程度。

  虽然狄道由于石武将主力尽数带出,而导致如今城中空虚,无力截击凉州的运输队。然而这种要道之上,卡着一个钉子,如鲠在喉的感觉,却总令李延昭觉得不那么舒服。

  更不用说金城至冀城那二百余里的距离了。如此长途的大规模物资输送,如被来去如风的匈奴骑卒截上一次,那可便是血本无归的结局。

  然而如若攻拔狄道。便大可占据之,加固城墙,增设箭楼。将狄道这个位于洮水的要地要塞化,从而可由金城多批次运输小批量物资,以狄道作为中转站。

  而由狄道东出,为桑壁和冀城输送补给,一个是距离大大缩短,风险降低,再者依然可以小批量多批次运送,并派出一部分兵力驻扎在狄道往冀城的几个山头谷口,伐木立寨,监视固守,从而尽可能地压榨飘忽不定的匈奴骑卒的活动空间。

  李延昭略一思忖,而后坐到几案之前,倒水磨墨,又在几案上铺开一张纸,将笔尖磨了一磨,便在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府君钧鉴。日前我部哨骑至桑壁,见数万刘赵军已攻桑壁。眼下桑壁、冀城一线危急。望府君从速上报张使君。”

  李延昭本欲写上落款便发出,想了想,又张开纸,加上了几句话。

  “卑职愚见,我州当先取狄道,而后派五千以上精兵屯驻,再以狄道为要点,囤积物资,并输送冀城处,继而出兵,贼寇可消。”

  写完信,李延昭仔细地将信封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