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侍读学士_带着农场下凡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的是得了好处的官员支持他。

  最有利的辩解理由,就是朝堂每年都得派一位重臣,在5月份雨季来临前,负责疏通河道。

  这本身就是笔不小的开销,而且年年征调劳役,百姓早已苦不堪言。

  更让人无奈的是,钱出了、人力也耗费了,效果却出奇的差。

  除了上下贪腐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人浮于事。

  甚至把清理河道当成一项固定的捞钱机会。

  而石仲魁一声令下,屯田营上上下下的官吏,生怕被他抓到错漏,用军法给斩杀了。

  干活那叫一个积极。

  所以石仲魁把自己的账本,有选择的交到工部后,想找他麻烦的言官只能闭嘴。

  而且这事传到民间后,京城内外的老百姓和士绅基本上全都支持他。

  最关键的是,六部侍郎们甚至内阁几个阁臣,为了避免今后自己被任命为京城河道大使,这次算是自发的全站在石仲魁这边了。

  不仅石仲魁被弹劾的风波轻易被压了下去,朝堂上还已经有人开始商议如何为他请功了。

  等于同甫上门后,石仲魁这才明白,有人是打算在京城河道下游,还没着手清淤的时刻。

  用升官的办法,把自己调离以便捞点功劳。

  甚至听说设立在济宁府的河道总督衙门,都打算用相同的办法,来疏通大运河上,一些淤塞比较严重的河段。

  “伯谦,父亲让我转告你,能避免与河道总督衙门发生争夺,还是尽量避开他们为好。”

  石仲魁明白于同甫这话的意思,河道总督是实实在在的正二品重臣,不仅位高权重,还是利益极大的关键位置。

  如果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来比较的话,河道总督就能捞百万之巨。

  明末东林党大佬李三才的家财就有470万两银子。

  而这位大佬曾经以右佥都御史的身份,总督过漕运和矿产。

  至于是不是因为这差事,而家资巨富,那就见仁见智了。

  道理石仲魁明白。

  而且之前贾琏就说过,只要自己愿意提供八宝酒,那些个勋贵们看在银子的份上,绝对会帮自己把河道清理一遍。

  那时候自己拒绝了,还能用不敢相信勋贵的办事效率来推脱。

  但现在既然能升官了都还拒绝,难免会被人猜疑。

  再说清理河道之事,本来就是抢了一些做过准备的官员们的立功机会。

  要是连口汤都不让人家喝,不恨死自己就怪了。

  想明白这些的石仲魁,心里已经打算见好就收了。

  不过他现在想确定,河道总督衙门是不是和师门有什么关联。

  盯着于同甫问答,“师祖或者师叔们,是不是和河道总督有旧?”

  “这个”,于同甫顿时被问住了。

  而他这一犹豫,对石仲魁来说不用继续听下去了。

  心里暗骂难怪几千年里,能被史书用浓墨记载的清官、名臣就那么些个。

  不是没人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