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天助我也_带着农场下凡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高自己还写了好几篇这方面的文章让他做参考。

  石仲魁心里明白,自己的便宜老师铁定猜中了府试考官的心思。

  四月初,府试连考三天之后,石仲魁心情异常愉悦的走出贡院。

  但他只来得及回家洗漱换了身衣物,就被于洪高的管家请去了大兴县衙。

  大周府试和明清时的规矩差不多,但更严厉。

  连考三场,考生居然什么东西都不能带。

  笔、墨、纸张等都由考场提供,吃的也只能果腹,发下来的被子更是一股子味道。

  而且天不遂人愿,居然连着两天都下梅雨。

  可以说,这次府试考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毅力和运气。

  但凡卷子粘上一滴雨水,就可能被抄写试卷的官吏用‘留下特殊印记,有作弊收买考官嫌疑’为理由给扔了。

  而且答题纸湿了,没人会再给你新的。

  头两天,石仲魁不止一次听到考生大哭,不用猜肯定是雨水打进了监舍,三年努力一朝作废,任谁都难以接受。

  但这对石仲魁更有利,吃的喝的全由空间里的食物解决。

  他还干脆把考纸和笔墨收进空间里,用意念写字,卷子不仅干净整洁,字迹更是比亲手写出来的要好三分。

  “伯谦,快把你的行文全默写下来。”

  石仲魁在心里感叹一声,自己这个便宜老师还真是称职。

  乖乖的把三天做的文章全默写下来,于洪高只看了一炷香,就哈哈大笑起来。

  “本官就知道刘忠坤那厮,定然会出疏通河道方面的策论。”

  以石仲魁后世的眼光来看,于洪高在府试之前让自己写的那些策论,其实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

  可仔细想想,自己又不是真的任职河道大使,或者接了疏通河道的钦差任务,没必要写些这年代官吏眼中,有些另类的办法。

  反而这种四平八稳的文章,虽然不出彩,却绝对不会出错。

  能不能再次为案首,那就看天意。

  见石仲魁看向自己,于洪高收起笑容,抚须一笑,“好了,伯谦连考三日,肯定是累了,早些回家休息几天,再来我这里安心读书。”

  石仲魁一愣,来县衙读书?

  “还楞着干嘛,快快回家,给你先父母上香告知此事。”

  石仲魁有些不解的行礼走出书房,自己便宜老师就不担心有人非议嘛。

  自己可是他取中的县试案首,再来他家读书,真的合适吗?

  随即他就明白于洪高这是保证自己府试能过了。

  府试能过,就表示自己不是浪得虚名,而且一路走的越高,就越没人会怀疑于洪高。

  反而很多人会羡慕他能在县试之后,一眼相中,收了个好弟子。

  石仲魁嘿嘿一笑,也就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

  来老师这边读书,不仅能天天请教,还不用自己弄吃的,洗衣物等杂事。

  而且府试这一关过了,就是童生了。

  再过院试就是秀才,成绩最好的称“廪生”,有资格拿州府津贴,不至于饿死了。

  但想养家糊口,你还是得继续努力了。

  甚至像府城、京师这种地方,对于有人中了秀才的事,很多邻居都不在意,因为对他们没任何好处。

  “伯谦少爷,您要是还有桃脯和柿饼的话,可以送一些过来。”

  临上马车时,听到管家福叔喊自己少爷,石仲魁第一反应就是自己那个师母有意拉拢自己。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