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议国相_三国最强特种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要商议,便有些迫不及待。只是任凭陈震再怎么迫不及待,没有赵商的支持,陈震便拿不走,该刘枭的,还是刘枭的。

  赵商扫了陈震一眼,继续道:“陈都尉说得不错,有陈都尉在一旁保驾护航,本相极为放心。本官即将离任,但离任之前,得考虑上表奏请朝廷,举荐一位新的齐国国相,主持齐国大局。诸位对国相的人选,有什么想法呢?都畅所欲言,不必顾忌。”

  此话一出,大厅中顿时哗然。一个个虽然早都知道要挑选新任国相,但赵商把事情挑明,许多人都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咳咳!”

  陈震轻咳两声。

  他眼珠子一转,看向了大厅中的某一位官吏。刹那间,此人就站起身,拱手向赵商行礼,缓缓说道:“国相,关于国相的人选,下官认为陈都尉最合适。”

  “下官的理由有三。”

  “第一,陈都尉是齐国的老人,资格足够。他在齐国担任都尉十余年,兢兢业业,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主持齐国的大局,顺理成章。”

  “第二,陈都尉了解齐国的情况。常言道萧规曹随,陈都尉接任后,必然会循着国相此前的法令法度,不会改弦更张。”

  “第三,陈都尉善于治军,他统帅齐国的军队,能抵挡黄巾贼的进攻,守好齐国,不至于在国相离任后,齐国就遭到黄巾贼攻打。”

  官吏侃侃而谈,说道:“综上所述,下官认为陈都尉是最合适的人选。”

  “下官附议!”

  又有人站出来支持。

  “下官附议!”

  “卑职附议,卑职也认为陈都尉接任国相,是最合适的。”

  ……

  国相府的官吏,纷纷赞同。

  刘枭仔细的看去,扫了一番,约莫有三分之一的官吏表态了,都是支持陈震的。这些人如此的齐心协力,很显然早就得了陈震的安排。

  赵商捋着颌下的胡须,不急不躁,再度询问道:“其他人呢?”

  “国相,在下认为世子最合适。”忽然,官吏中又有人站起身,拱手向赵商行了一礼。

  赵商道:“理由呢?”

  官吏侃侃而谈,阐述道:“世子担任广县的县令期间,不过是月余时间,就整顿了广县,令广县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可见,世子才堪大用。”

  “不仅如此,世子抵达广县后,败裴元绍,驱逐了广县的黄巾贼。此番世子驰援北海国,更击败了北海国的黄巾贼张饶,生擒了管亥,俘虏数万黄巾贼,立下赫赫功勋。”

  “世子文治武功都擅长,他接任齐国的国相,齐国无忧。除此外,世子和北海相孔融交好,又认识东莱太守袁枚,关系网也不错。”

  官吏说道:“世子担任国相,对齐国发展,是最为有利的。”

  刘枭听后,知道此人是赵商的心腹。他在北海国击败张饶,生擒管亥的消息,因为交通不便,暂时还没有传回,他也就和赵商闲聊时提及。

  此人却知道,可见是赵商的安排。

  随着此人一开口,其余的官吏纷纷开口,全都支持刘枭。

  大厅中,情况泾渭鲜明。约有三分之一的官吏支持陈震,约有三分之二的官吏支持刘枭。总体而言,刘枭占据了优势,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赵商抬手下压,示意众人安静,一锤定音道:“国相的人选,本相也考虑过。最终,本相也认为刘枭最合适。”

  “我不服!”

  陈震站起身,很是愤怒。

  他昂头看着赵商,目光倔强。然后,他又死死盯着正襟危坐的刘枭,不屑道:“刘枭不过弱冠之龄,黄口孺子,不适合担任齐国的国相。”

  赵商审视着陈震,询问道:“仅仅因为岁数,就不合适吗?”

  话语中,透着冷意。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