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章 一群SB 修_铁翼鹰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16年的2月,天气尚还寒冷,而且已经到了年关的时候。一艘来自荷属巴达维亚(今雅加达)的轮船在上海靠到了岸边。

  上海的穷苦船家们大多住在船上,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大约是为了这寒冷也为了将近年关,一切都还没有着落而愁苦。

  偶尔,一直在自家破船上辛苦劳作的他们直起腰杆来,看到海外来的洋船。他们一个个紧了紧腰带,眼神中立即涌动起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无论这些洋船曾经携带过怎样的痛苦、怎样的屈辱,但现在它们汽笛里鸣叫出来的是无穷无尽的希望。

  来自欧洲的洋船从这儿运走一船船的绵布、面粉、矿产这些是战争需要的物资,运来一些来自欧洲的工业品。袁世凯政府正在向欧洲提供大宗这样的物资,并按来一些武器与装备。可惜,现在欧洲战争进行的如火如荼,来得都是些轻武器。

  这些洋船不但给那些贫苦的,以出卖劳力为内容的船家们带来了希望。也给所谓的政客、商人们带来了利益。

  来自日本国的轮船则带来了大批的机器,当然并不是什么基础工业的机器,不过都是些巢丝机、纺线机、织布机之类的轻工业产品的机器设备。当看到这些时候,阔老板们一个个嘴都咧到耳根。

  大批被洋行买走的布匹与粮食最终将被运往欧洲换来英镑与法郎,而这些钱又从日本换来大宗机器,扩大这些“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设备,则进一步扩大出口。

  这就是被一些人一直到吹嘘到今天的所谓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段,由于欧洲列强在进行着战争,使这些工业强国无一不所自己的工业力量整合起来,投入到总体战的搏击当中。欧洲工业品向亚洲输出减少,造就了这所谓的黄金时段。

  在从1915年到1922年期间,纱厂的数量及钞锭数量增加了两倍,面粉厂由战前的四十多家增加到120多家,这些所谓的发展被人大赞特赞,大书特书,仿佛这八年真的挣满了黄金一般。

  这种把无知当的沾沾自喜一直保持到1937年,日寇入侵的时候为止。直到这时,在如同走马灯一样,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精英”们才发现,所制造的布匹、面粉最终不过使成为人家的侵略目标而已。

  面对侵略者,甚至没有能力制造飞机与舰艇。

  这只证明了一点,财富抵御钢铁制造的武器,在弱肉强食的世界上,趁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后八年,几乎没有一个“政治精英”想到将投资引入到富国强本的基础工业。事实上除了争权夺利之外,这些所谓的“政治精英”又会做些什么?而的政治舞台之上一直活跃的是这样的“政治精英”,那么还有希望吗?

  反观日本,在缺乏欧洲工业强国的工业制成品的竞争之下,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