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发射同步卫星_鏖战银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级发动机采用长征二号丙的一、二级发动机,三级是自主研发的,则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液氢/液氧发动机。该火箭全长米,芯级最大直径米,可以把1600千克的有效载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现在,是它的第一次试飞。

  时间在慢慢地推移,当夜间逐渐来临之后,终于进入了倒计时,发射大厅内一片寂静,随着发射的命令传来,火箭的底部冒出炽热的火焰,整个火箭开始了慢慢爬升,离开了发射台,消失在所有人的视线里。

  发射成功,和卫星发射基地就没有任何关系了,现在需要的就是测控了。

  整个测控任务,是由镐京来进行的,在镐京,有专门的卫星测控场。

  虽然看不到轰轰烈烈的发射场面,也见不着辉煌壮美的热闹景观,但是成千上万条的指令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海量数据信息,在悄无声息中交汇运行,这里既充满了激动与兴奋,又隐伏着紧张与焦虑。

  以前的时候,测控中心主要是来测控返回式的卫星的,要成功地将卫星带回地面来,离不开测控中心。

  现在,想要让卫星能够准确地进入轨道,他们的任务也很重大。

  自1970年汉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汉国发射的所有卫星,其跟踪观察、遥测遥控、运行管理、信息交换、数据处理和姿态控制等任务,全都是由该中心负责承担的。在返回式卫星的任务中,凭着可贵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测控技术,让返回式卫星的回收成功率达到了100%。

  现在,他们也绝对不能失败!

  此时,在海洋上,三艘海上测量船也在全力工作之中,远望一号的天线对准了头顶的太空,随时捕捉到来的卫星。

  万吨级的测量船,撑开了减摇鳍,顶部的天线纹丝不动,捕捉着太空中的卫星。

  只要学习过人造卫星的知识,就知道有三个轨道,一个近地的圆形轨道,一个大的椭圆轨道,还有一个同步卫星的大圆轨道。

  此时,秦观来到了远望一号上,他听着一旁的人介绍着同步卫星的发射知识。

  上次就很熟悉了,陈上校,正在负责着整个测控项目,此时,卫星刚刚从头顶上飞过。“姿态正常,现在还在大椭圆轨道上。”陈上校说道:“咱们发射同步卫星,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这空中点火。”

  通过一天一夜的连续奋战,测控系统对天上的卫星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同时通过向卫星发送的上千个指令,对卫星的轨道、卫星的姿态、卫星的转速等,进行了反复的控制和调整,从而把卫星完全按照人的意志调整到了一个最佳的等待点火的姿态。

  卫星此时已经在椭圆轨道,这个也叫做转移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必须要再次点火。

  远地点是三万六,已经达到了同步轨道上,但是近地点只有几千公里,必须要在远地点点火,这样才能够进入大圆轨道。

  这个点火是有很大的风险的,如果地面的“点火”指令发不出去,或指令发出后卫星上的发动机不点火,那卫星就无法到达36000公里高的准同步轨道,而只能在大椭圆轨道上继续“流浪”,直至陨落坠毁。

  在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中,很多卫星都是最终败在了这一步上。

  “这个指令,谁来发送?”秦观问到。

  “是咱们远望一号。”陈上校说道。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