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3章 仙凡之恋,生之法则_洪荒:冥河老祖,求求你出血海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3章仙凡之恋,生之法则

  大禹一路疏通水道,遇山开山,遇洼筑堤,将洪水引向东海。

  为了治水,不知费尽了多少脑筋,不怕劳苦,也不敢休息。

  他亲自率领众人风餐露宿,三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东海。

  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水的功劳,于是舜帝也效仿尧帝,在功德圆满,前往火云洞之前,将共主之位禅让给了大禹。

  在治水的过程中,大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等皆了如指掌。因此,大禹成为共主之后,便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个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并且大禹还建立了夏朝,为人族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以阳城为帝都,规定帝都以外五百里的地区叫甸服,再外五百里叫侯服,再外五百里叫绥服,再外五百里叫要服,最外五百里叫荒服。

  甸、侯、绥三服,进纳不同的物品或负担不同的劳务。要服,不纳物服役,只要求接受管教、遵守法制政令。荒服,则根据其习俗进行管理,不强制推行中央朝廷政教。

  大禹改定历日称为夏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

  夏朝建立以后,大禹又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在会议上,大禹身穿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检讨自己的过失。

  四方诸侯按照两排,相对而立,齐向大禹稽首行礼,大禹在台上也稽首答礼。

  礼毕之后,大禹便向诸侯说道:“我德薄能鲜,不足以服众,召集大家开这个大会,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恳切的责备、规戒、劝喻,使我知过,使我改过。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虽略有微劳,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个骄字。”

  “先帝亦常以此来告诫我说:‘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如果我有骄傲矜伐之处,请大家当面告知,否则就是教我不仁啊!对大家的教诲,我将洗耳恭听。”

  大家都明白大禹受命于天,原本对大禹有意见的诸侯看到大禹这种态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虑。有史书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涂山之会后,为表示敬意,各方诸侯常来阳城献上青铜之金。

  后来,九州所贡之铜年年增多,于是大禹便想到将各方诸侯进献的青铜,铸造成九个大鼎,对应九州,也就是:

  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和雍州鼎。

  铸成的鼎上刻有各州的山川名物、珍禽异兽等等。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

  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从此一统。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