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57章 英烈归来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忠骨回到大明的同时,建虏派来的使者也从潮白河取到了满达海等人连同战死建虏士兵的尸骨---满达海等人是全部,阵亡士兵的尸骨,只能象征性的取一点,大明也一样,十几万的战死,尸骨几百车也拉不完,都是象征性的取一点,遗露在野外的,就地下葬,用朝廷的名义立碑。

  就像大明使者团在沈阳被重重戒备一样,建虏的使者也是一路被大明戒备,从潮白河,平谷,一路到山海关宁远,这既是一种保护,也是一种隔绝,免得对方探查到大明的政风民情。

  虽然仍然是敌对,彼此也都明白,战争仍然是要继续,但不管怎样,这一次交换阵亡将士的尸骨,算是平稳的结束了。

  同时,沈阳的谈判,依然是继续。

  ……

  沈阳。

  城西驿馆。

  大明使者团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半年之久,但实际的谈判进展却是寥寥,除了各自将士的尸骨,其他问题,一直都在反复纠缠中,范文程在战马换俘的数量上,一直都有反复,马绍瑜渐渐意识到,建虏怕是在拖延时间,他觉得,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于是就和袁枢商议着,要向建虏提出辞行,返回大明。

  袁枢却不愿意离开,因为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呢,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见过洪承畴或者是祖大寿,虽然从一开始,他就知道想要见到这两人,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既然来到了沈阳,他总是要想尽办法的尝试一下,向两人提出一些警醒。

  只不过建虏看的太紧了,他根本迈不出驿馆的大门,直接向范文程提出,就更是不可能。洪承畴和祖大寿都是新降之人,建虏一定看的甚紧,普通人都尚且不能轻易见到,何况他这个故国使臣?

  “马上就是中秋了,据说这一日黄太吉会在宫中大摆宴席,宴请沈阳的汉臣,我们等一等,或许能有所收获。”袁枢道。

  马绍瑜只能同意。

  八月十五,中秋。

  虽然此时的建虏尚没有汉化,但对汉人文化,却是有相当的遵从,包括春节中秋节,建虏宫中都会有庆典,八月十五这一天,黄太吉会在宫中大宴汉臣,共庆中秋,洪承畴和祖大寿是投降的要角,想必两人都会出席,因此如果能争取到出席的机会,袁枢说不得就能见到此二人。

  于是,八月十四,马绍瑜袁枢向建虏礼部提出,中秋节乃是汉家节气,喻义家人团聚,两人在沈阳半年,颇得礼遇,闻“汗王”在宫中设宴,因此想进宫向“汗王”道谢。

  范文程得到消息,不敢怠慢,急急进宫去见黄太吉。

  对黄太吉,或者是游离于中原之外的任何地方政权来说,能否得到中央朝廷(明朝)的确认,也就是是否给予封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很多国家的国王,穷尽一生,要的就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