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684章 西山防务_崇祯十五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不能从这里通行,是今夜朱慈烺和兵部众臣商议的重点。

  “殿下可知,当年于谦于忠肃,是如何守卫京师的?”冯元飚问。

  当年蒙古也先攻打京师时,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京师西北,也就是西直门的方向。当时,于谦并没有令明军躲在城内死守,而是命令明军出城迎敌,背靠护城河结寨,利用城外密集的民房来化解蒙古骑兵的突击威力。

  战斗打响后,于谦在民房内埋伏火铳手和步兵,用少量骑兵引诱蒙古骑兵追赶到民房街巷内。火枪和长枪一同攻击,将蒙古骑兵杀的纷纷落马,其后的战斗中,明军多次使用这个战术,用远程武器和巷战与蒙军周旋,蒙军骑兵在城墙下施展不开,死伤惨重,最终不得不退兵。

  今日和当时不同,当时蒙古人是想要攻陷京师,今日建虏却只想要从京师西北绕行,目的不同,行动自然也就不同,再说,建虏比蒙古人狡诈百倍,想用当年于谦的战术击退建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冯元飚也没有想要照搬于谦的战术,他将他的想法详细讲述。

  听完后,朱慈烺明白了。

  冯元飚的主要想法有三个,第一,明日继续抢收京畿周围,年初播下的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一粒粮食也不能留给建虏,同时的,就地在京西平原挖掘壕沟,断绝道路,同时掘开永定河、温榆河的河堤,改变水流,将京西平原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一片沼泽地。

  “殿下,臣曾在工部,曾经主持修建过京西北,永定河、温榆河的河堤,今日又特地派人去查看,虽然今年偏旱,但两条河的水量却还是不错的,足以令建虏大军不能通行。”

  第二,于西山驻军两千,扼守险要;

  第三,西直门地势比较高,这里的城门和城外的民居都是不会被淹到的,建虏如果想绕行,就只能从这里通过,而当年于谦于忠肃的战术就可以用上了,挖掘重重壕沟,以民居为据点,利用火器打击建虏,建虏兵马展不开,又临近京师城墙,城头上的各式大炮都有施展威力的机会。

  “臣以为,不需要多,只需要三千善战、火器精良的猛士,配合城头的火炮,建虏若想通过,就非付出惨重代价不可!”

  老尚书说的激昂,这一刻,甚至都不咳嗽了。

  朱慈烺听的点头,不过他想法和冯元飚却微微不同,从崛起到现在,建虏一直都在避免攻城战,去年蓟州之战就可以看出,连多铎这样的“热血”王爷,在面对蓟州南原的壕沟,都选择了绕行,而不是硬冲,今日乃是黄太吉和多尔衮带领,他们两人硬冲西门的可能性就更是小了,因此,西门外并不需要太多精锐,只要挖掘壕沟,作出架势就可以,就现在的情况,小部分精武营,加上一部分左柳营就足够承担---如果建虏攻击猛烈,临时从城中抽调兵马也是来得及的。

  相反,西山的守军却需要是精锐,西山虽然崎岖,大军不易通行,但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建虏是很有可能会翻山的,而京师人马救援不便,需要守军独自应对,因此必须是精锐。

  朱慈烺将自己的想法一说,冯元飚赞同,侍郎张凤翔连声称赞太子英明。

  最后定下由参将董琦率一个精武营千总队配一千左柳营和火炮,一共三千人,驻守西山。

  而西门之外,五百精武营,配上两千左柳营,由朱慈烺新拔擢的左柳营副将贺赞驻守。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