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6 玄清_如意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边将人往御书房中带,边笑着道:“咱家可是同道长有过一面之缘的,不知道长可有印象了?”

  “自是记得的。”面对这位太监总管,道人语气平静,没有惶恐,更无借机讨好结交之意。

  “陛下这会子还没下早朝,有劳道长先在此稍等等了。”李吉客气地道。

  道人点了头。

  “道长请坐。”

  李吉命人上了茶,在一旁同道人说了会儿话。

  道人只是答着,而并不主动攀谈,也不曾探问此次请他入宫的缘由。

  李吉看在眼中,心里有着猜测。

  这般模样,若非是极能沉得住气,那便是当真不将身外俗物放在眼中了。

  而无论究竟是哪一种,可见都是个不简单的。

  如此等了约近半个时辰,御书房外方才响起了太监的高唱声。

  “皇上驾到——”

  一干太监宫女连忙行礼,道人听得动静,遂也起了身。

  庆明帝走了进来。

  “贫道参见皇上。”

  道人作势要行跪礼,却被庆明帝伸手拦住。

  “大师不必多礼。”

  对待真正有用的能人,他一向很乐意给予优待。

  而之所以迟了几日才将人请入宫中——决心要用的人,当然要查清楚所有的底细才能放心。

  这道人是宁阳人士。

  提到宁阳,自然就想到了吴家。

  但正因此,他从一开始反而就不曾想过此人出现在京城,会是吴家的手笔。

  吴家做事向来谨慎,绝不会这般明目张胆的行事。

  而结果也正如他所猜测的那样,此人虽是宁阳人士,但与吴家并无牵连。唯一的一次交集,是因此人想要自荐,却被向来清高的吴家人拒之门外。

  现下想来,庆明帝不禁有些庆幸。

  如此高人,甚至可预测出奉天殿之事,若当真为吴家人所用,麻烦只会更多。

  “大师先前的事迹,朕已有耳闻。大师当日独身入夏府,言明邪祟之事,可谓心怀大义,令朕十分钦佩。”

  庆明帝道:“眼下恰值玄清殿初建成,朕亦在广纳天下能人异士,不知大师可愿入玄清殿,替朕分忧?”

  道人闻言,神态愈发肃然。

  “陛下乃难得一见的仁君,若能替陛下分忧,实乃贫道的造化。”

  用最正直的模样,说最谄媚的话,这一点他向来擅长。

  且吴世孙说了,这位陛下最喜别人夸赞他是一位仁君。

  果然,庆明帝听得此言,眼中笑意更浓了几分。

  ……

  转日,早朝之上,庆明帝命人宣了一道封玄清道长为国师的圣谕。

  道人自称无法号,玄清二字,是昨日庆明帝所赐,正有使其入玄清殿主事之意。

  看着那立在御阶之上的道人,百官神色各异。

  “陛下……”

  御史宋典站了出来,正色道:“此人不知是何身份来历,又究竟有何才能本领?陛下贸然封其为国师,不知是否有些心急?如今民间方士横行,不乏故弄玄虚蛊惑世人者,还望陛下能够三思。”

  虽说玄清殿纳方士已成定局,且国师只是个头衔而已,于百官之中并无实际品阶。但皇上此举,俨然是十分信任此人,既是陛下近身者,那便需再三慎重待之。

  有几位官员出言附和。

  夏廷贞半垂着眼,掩去眼底波动。

  如此大事,陛下竟一反常态未曾同他商议,甚至半字都没有提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