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章 儒家逸趣_秦时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7章儒家逸趣

  让张良在围棋之道上保持与自己五五开,真是难为这位谋圣了。

  在小圣贤庄碧荷湖小亭上,陆纬与庄内三当家张良激烈厮杀两盘,一胜一负,从过程到结果都可谓是旗鼓相当。

  张良对棋盘控局非常精准,确保让他自己的围棋水平下降到初学者级别,还要时不时不动声色的下错几步、这一点是很难的。

  陆纬对棋道研究的很迟,前些年在邯单阝等待设计李牧时才渐渐涉及了些,后面练习的棋局数量寥寥无几,主要原因是很少能用上。

  去年在寿春堂主大人倒也有心不自量力与楚南公下一两盘,结果对方不肯,为之奈何。

  今天他抵达桑海拜访小圣贤庄半道上,恰好碰见下山的张良,两人结伴回到庄内,因为互相都兴趣十足、别有用心,因此挑了项打发时间的玩乐项目,以供畅聊时分心。

  前两局棋局他们闲聊范围天南海北,到了第三局,两人皆有分寸的将目光放到北方:

  “据说陆兄在农家中的起点就是从燕国开始的?”

  一段时间不见,张良的说话语气更温润不少。

  若肯放弃国仇家恨、潜心儒学学问,他肯定能成为一方君子大儒。

  不过那样张良,不仅仅他自己不愿意,陆纬也不愿意。

  “确实,我是在蓟城外无名小村中加入的农家,后来进入蓟城发展,从一开始加入的就是共工堂处于燕国的分部:露秋阁。”

  点头落下一子,在张良将话题转到燕国时,堂主大人直接更精确的将地点定位到了蓟城。

  “年少在那里成长,现在的蓟城却沦为血肉磨坊,陆兄想必很伤痛。”

  张良感同身受般感慨一声,这或许是伪装,但他心底也一定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破灭的新郑

  “并不会。”陆纬没打算展现自己的温情,对于张良而言,他更愿意听到终究是自己对秦的恨意。

  “我是赵人,之所以会离开赵国,就是为了躲避秦对赵的连年攻伐。”

  “从逃离赵国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赵国土地上流淌的鲜血,总有一天会溅射到燕国。”

  “而我们现在脚下的齐国,也不会是一方与战乱隔绝的乐土,只是时间还没轮到罢了。”

  “蓟城现在的遭遇,新郑经历过,邯单阝经历过,总有一天,每个国家都会经历的。”

  “早已知晓这一点的我,有了心理准备后,当然不会因为蓟城遭遇而再三悲痛。”

  “陆兄少时就能有所体悟,实为难得。”

  “但,既然如此,陆兄为什么不去秦国呢?”张良不讨厌陆纬刚刚的回答,他知道,说出这番话的陆堂主不会对秦国有好感,但为了测试,还是轻声道:“至少这些战火,不会在咸阳发生,不是么?”

  “苛政猛于虎,我若去咸阳,恐怕现在就该在蓟城城下握剑赴死了.也或许更早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