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8章 拉晶成功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拉晶成功

  晚上告诉了赵婷这个好消息,虽然她不知道这些技术,但是看到李国成如此开心,也为他激动。

  一夜好睡,第二天神清气足的李国成来到了实验室。

  李国成搬着一个凳子到装配实验室门口,“周晓娟,你去通知一下大家,今天我要开始单晶硅的模拟制造,请大家不要打扰我”。

  周晓娟对半导体非常感兴趣,这个阶段华夏大搞半导体,把半导体的技术直接拉低到地板上。

  报纸上长篇累牍地宣传:街道老太太在弄堂里拉一台扩散炉也能做出半导体。这种违背基本规律的鼓吹,严重冲击了正规工厂的半导体生产研发流程和资金投入。

  周晓娟通知大家后,带着好奇跑了回来。

  李国成一指那个门口的凳子,“去,帮我守着。这本笔记是我对电路板设计的一些总结,你先看看,如果感兴趣,以后这个任务就交给你了”。

  “主任,李哥,求伱了,让我在旁边看一看吧,我保证不影响你工作,实验室门我等会反锁”,周晓娟双手合十,不断地作揖,请求留下。

  “观察窗就那么大,你想看也行,但是不要发出声音”,李国成想想以后需要他们努力学习,看看单晶硅制备也许更有益。

  得到同意的周晓娟,快步跑到门口,直接插上插销,然后开开心心地跑了回来。

  “现在先抽真空,没有意思,你先看一会笔记,等拉单晶硅时我再喊你”,李国成不想浪费时间。

  现在的周晓娟什么都答应,搬了一个凳子坐着真空炉旁边,打开笔记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真空度达到负3次幂,李国成打开坩埚加热开关。此时的坩埚在石墨棒的加热下缓缓逆时针旋转,以保证加热更为均匀。

  加热棒已经反复确定过,设定的电流正好保证坩埚内部温度达到1414摄氏度,这个温度正是硅粉的熔化温度。

  当观察到坩埚里的高纯度硅粉完全熔化后,“小周,我要开始了”,喊完周晓娟,李国成戴上隔热手套,提起手柄,真空炉内的提拉杆尖端向下接近硅溶液。

  因为籽晶太过珍贵,除了自己收破烂得到一粒,后面吴连奎帮忙采购到2粒,总共才3粒,所以不能随便浪费。提拉杆的尖端正夹着一颗打磨成和硅籽晶般大小的硅块,用它替代硅籽晶进行模拟拉晶试验。

  籽晶的作用就像是种子,在熔融的多晶硅液体和籽晶固液交界面上,硅原子就会顺着籽晶的硅原子排列结构形成规则的结晶。

  李国成采用的是书上介绍的单晶硅提拉法,流程分为:种晶、缩颈、放肩、等颈和收尾。

  种晶比较简单,就是籽晶浸入硅液;拉晶开始,先引出一直径为3~5mm的细颈,以消除结晶位错,这一步叫缩颈;然后放大单晶体直径至工艺要求,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