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5章 COMS镜头出世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5章S镜头出世

  10亿分红的影响慢慢体现出了它的威力,现在各个实验室招聘时,变得轻松无比,做到了绝对的优中选优。

  公司发展迅速,当前人员够用,李国成又当起了随手掌柜。只有每个月和高管的业绩沟通是雷打不动。

  有了后世的经验,他绝不会去考验人性,不给人留下胡作非为的空间,从一开始就让他们没有机会。

  所有和高管的业绩沟通,李国成看得比什么都重。

  说的好听,不如业绩好听。业绩说明一切,他的规划骗不了人。所以他给每一个人建立一个档案。

  你可以随意说,只要你敢说,但是业绩数据统计表和分析曲线会告诉李国成,谁在真正地做事,谁在混日子。

  好在公司很年轻,大家现在都有更高的追求,这些分析曲线表明,大家都非常努力,业绩也是上升明显。

  之前他是手动输入,手动统计,手动分析,计算机只是辅助。

  现在写了一个小程序,数据统计和分析全部自动,而且会长时间跟踪数据,发现异常就会标红报警。

  这让他可以放心地把公司交给他人,而不担心被架空或者是资金被转移的情况发生。人可以说谎,数据不会说谎。

  解决了公司管理上可能存在的问题,李国成把精力又转回到技术研究。

  1970年,CCD图像传感器在Bell实验室发明,依靠其高量子效率、高灵敏度、低暗电流、高一致性、低噪音等性能,成为图像传感器市场的主导。

  90年代末,步入CMOS时代。

  CCD制造工艺较复杂,采用CCD的摄像头价格都会相对比较贵。事实上经过技术改造,CCD和CMOS的实际效果的差距已经减小了不少。

  而且CMOS的制造成本和功耗都要低于CCD不少,所以很多摄像头生产厂商采用的是CMOS感光元件。

  成像方面:在相同像素下CCD的成像通透性、明锐度都很好,色彩还原、曝光可以保证基本准确。

  而CMOS的产品往往通透性一般,对实物的色彩还原能力偏弱,曝光也都不太好,由于自身物理特性的原因,CMOS的成像质量和CCD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但由于低廉的价格以及高度的整合性,因此在摄像头领域还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过多方考虑,李国成决定提前研发S镜头,毕竟CCD的专利已经被人申请,那就选择换条赛道。

  在李国成的要求下、提供技术思路的情况下,半导体实验室终于在半个月前研发出CMOS镜头,可惜只是黑白镜头。

  他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就是增加了彩色滤光片的彩色RGB模式分解镜头。

  第一版S镜头的分辨率只做到了480*600,但是体积足有一块转头大小。没有办法,他们现在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