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未央宫_四合院之从钳工做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的参与,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解读展品,达到更深层次的交流和共识。

  再次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我们期待您的参观和参与,共同推动文化交流的进程。

  龙华展览馆。

  外交部的调查报告和龙华展览馆的申明不仅没有压下质疑,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让他们愤怒的是,不仅仅的著名历史学家,就连官方也是三缄其口。

  无论外界如何纷扰,龙华展览馆也没有兴趣了解,他们现在正为预约火热而头痛。

  而我们的主人公李国成正在未央宫的主殿里忙碌,主殿旁边是缩小后的宫殿群模型。

  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全部是实木材质。他现在正在利用高超的雕刻技巧和美学修养不断地美化的大殿内部结构。

  尤其是地面上案牍,每一个堪称艺术品。

  再有半个月,这处场馆也会开放。到时宏伟、大气、神秘的主殿一定会震惊到参观者。

  参观者首先看到的是惟妙惟肖的未央宫建筑群,占地面积足有200多平。

  然后转过一个屏风,入眼的就是未央宫的主殿大门。

  顶层加盖一层的主殿,高有8米多,一入殿,深沉地黑色让人压力大增。精美的布局,粗大的立柱,趋于完美的摆品,让人有一种膜拜的冲动。

  这就是为什么李国成花费重金要复原未央宫的初衷。

  我们古代的宏大建筑,不是西方那几根不知道年代的石头柱子可以比拟的。

  里面所蕴含的建筑、材料、雕塑、天文、数学、化学等知识足能让世人惊叹。

  记得后世参观秦兵俑时,被两项黑科技所震惊。

  1、千年不腐的青铜宝剑:

  秦陵兵马俑的2号坑出土了19把青铜宝剑,这些出土的青铜宝剑光亮如新,锋利无比,仿佛是昨天遗落在此的青铜宝剑,现场的专家被吓得目瞪口呆。

  后研究得知,虽然这些青铜宝剑的材质主要是铜,但是这种青铜是由铜、锡、铅所组成的合金,也就是说这些青铜宝剑的材质并不仅仅是铜,而是掺杂了别的金属的“合金剑”。

  随后,专家们在这些青铜剑的剑身上发现了一层15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说明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铸剑匠人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镀铬工艺,而且镀铬的技术相当精湛。

  2、具有形态记忆金属功能的青铜宝剑:

  在2号坑出土的这19把青铜宝剑中,有一把剑在发掘出土之前被一个250多斤的兵马俑死死地压在身下。

  当时,这把宝剑已经被压弯变形,扭曲程度超过了45度,专家们看到这个情况,原本以为这把宝剑很难再恢复出原形了。

  谁知道专家们将压在宝剑上面的兵马俑移开之后,发现宝剑竟然瞬间恢复了原形。

  专家们通过分析青铜剑的材质,发现其剑身是铜、镍、锡、铅等多种金属元素锻造成面的合金,工匠通过对铜、镍、锡、铅等金属原料进行比例调配,使之达到了具有记忆性能的合金。

  我国铸剑工匠早在2000多年就已经掌握了形态记忆合金的铸造技术,这不得不让人感叹,我国秦代的“黑科技”是多么的先进。

  为了展示这两种黑科技,李国成托人复制了这19把青铜宝剑,就摆放在未央宫的主案上。

  即使是复制品,但是上面繁复的花纹让李国成久久不能平静。

  感谢大家的支持!!!求推荐!求月票!求评论!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