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30章 是医生变了心,还是患者的心变_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释?

  嫩蜜是将生蜜加热煮沸直到温度达到105℃~115℃,过滤去沫即成,其颜色变化不显著,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适用于含较多淀粉、粘液质、糖类、脂肪等粘性较大的药材制丸;

  中蜜是将生蜜加热熬沸较长时间或将嫩蜜继续加热至116℃~118℃,泡沫呈浅红色光泽,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适用于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纤维的药材制丸;

  至于老蜜,则是是将生蜜加热更长的时间或将嫩蜜、中蜜继续加热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发,气泡呈红棕色,有光泽,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适用于含多量纤维性或矿物等粘性较差的药材制丸。

  温度的话可以不用考虑的那么细,有个大概就行。

  我们日常制作蜜丸的时候,大多数时候使用的都是中蜜,1000g蜂蜜大约能出炼蜜800g左右,1000g中药粉,大约需用炼好的蜂蜜1200g左右。”

  “蜜炼制好了,接下来就是调药与和药了,这一步相对炼蜜来说比较简单,没有那么多需要注意的。”

  陆轩微笑着道:“将熬炼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装的药粉内,同时用粗竹筷在药粉内搅拌,就像平时做饺子前加水和面一样,边倒蜂蜜边调药粉,当基本上看不到干药粉时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药丸不易成形。

  一开始加少一点,少了可以继续加炼蜜,而多了可就拿不出来了,那个时候就只能增加药粉来补救。

  调好后,这个时候咱们就可以跟平时和面一样将药和蜜在消毒盆内和成团状。”

  说到这里,陆轩也是笑了一声:“面和好了,接下来就就是搓条与和丸,这一步其实就更简单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为避免药团粘手或粘器具,搓条与和丸时可用少量芝麻油或花生油等点于掌心进行,这样不仅不易沾粘,还能使丸药圆滑光亮。”

  “陆医生,我看现在的药丸有小的也有大的,就是那种特别大的,我回头制作蜜丸的话,要怎么选择才好?”女子问道。

  陆轩回头:“这个你可以自行选择,制作成小蜜丸的话,一次需要服用的就比较多,大药丸的话,一次一颗就行,相比较而言,大药丸比较方便,没那么麻烦,小药丸如果没有工具的话,制作起来没那么方便,大药丸只要做好消毒工作,直接用手搓都行。”

  女子听到这话,顿时莞尔一笑:“好像是这么一个道理。”

  “不过,自己制作的蜜丸一般不会放什么防腐剂一类的,怎么才能知道蜜丸有没有坏?”

  陆轩笑着解释道:“丸药的保存应密闭防潮,一般情况下,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即可。但往往因为存放方式不当或存放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丸药腐败变质。已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