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章 间质性膀胱炎(23)_我能听到中药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了对方的脉搏上。

  患者,也在自述着自己的一些情况。

  季修文不敢多想,迅速地回过神来,静静地听着。

  患者高素云,女,今年52岁。

  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反复发作”去医院就诊过,医院那边始终按尿路感染治疗,久治不愈,后行膀胱镜检查,诊断为“间质性膀胱炎”,给予膀胱水扩张术等治疗,未见好转,故来就诊。

  刻下:尿频、尿急、尿痛,下腹部冷痛,得温稍减,排尿前后下腹部均有明显疼痛,舌质紫,脉涩,尿液分析:隐血(+)……

  听完高素云的自述,陆轩突然间抬起头,看向季修文:“你怎么看?”

  季修文有些被陆轩突然间的询问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有些呆滞,好一会才在陆轩的提醒下反应过来,他诧异的看了陆轩一眼,想了想,这才说道:

  “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慢性非细菌性膀胱全层的炎性疾病,以会阴疼痛不适,尿频尿急为特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临床综合征。

  常发生于中年妇女,其特点主要是膀胱壁的纤维化。

  目前大量的证据认为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自体免疫胶原性疾病,西医治疗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不过其疗效并不可靠,病情很容易反复,治疗难度颇大。”

  听到这里,陆轩微微摇摇头:“这是西医的理解。”

  显然,陆轩对季修文的应答并不满意。

  季修文则是无奈,感觉好友此刻的表情让他觉得有些陌生,但想了想还是道:“间质性膀胱炎的话,应该属于中医淋证范畴,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对自己自信一点。”

  陆轩笑了笑,随后又收敛起脸上的笑容,认真地道:“间质性膀胱炎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称为“淋闷”,《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又称“淋秘”,《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详细描述了淋证的症状:“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而《中藏经》将淋证又分为冷、热、气、劳、膏、砂、虚、实八种类型;《诸病源候论》中则分为石、劳、气、血、膏、寒、热七种。

  到了唐代的《备急千金要方·淋闭》则是首次提出“五淋”之名,《外台秘要》具体指出五淋分类:石淋、气淋、膏淋、劳淋、热淋也,一直沿用至今。”

  季修文目瞪狗呆,露出了好像第一次才认识陆轩的模样。

  这不科学啊!

  这些东西他也背过,可要说能记得如此清楚,那绝对不可能,大多数时候还得去翻医书才行,甚至可以说,绝大多少的内容他也只是有点印象。

  要说做到这种有如臂使的程度,除非有过目不忘的本事才行。

  两人在学校的时候,就经常用询问的方式一起学习,背诵各种医书,陆轩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