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97章 玉米运动的后果_大英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导体公司,美国就占据九个,第十名是日本的武田理研。

  现在的美国肯定想不到,再过二十年,日本将会和美国正好反过来,处在今天美国公司的位置,当然在九十年代以前,半导体称不上全球化,各国的半导体公司的绝大部分产能,都是应用在本国市场当中。

  全球化那还是以后的事情,艾伦威尔逊看看能不能在欧洲团结的理念之下,为英国的半导体产业拿到一块大蛋糕,要知道法意半导体出现是二十年之后的事情,英国有足够的时间来深耕欧洲市场。

  “政府有意于扶持半导体产业?”面对上门的图灵,杰夫·达默十分吃惊,其实五年前曾发起了一项运动,以鼓励英国在集成电路开发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但对此很少有人进行回应。

  英国军方未意识到会在未来场景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英国公司也不愿投资自己的资金去冒险。

  杰夫·达默当时的倡议遭到了冷遇,没有人会冒险。

  政府部门不愿意签订合同,因为他们没有申请。人们不会说我们想使用它,因为他们没有使用它的经验。这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而美国却对此下了赌注,英国在该领域的布局则有些迟缓。

  “政府部门不愿意签订合同,因为他们没有申请。人们不会说我们想使用它,因为他们没有使用它的经验?”

  艾伦威尔逊要是在这,一下就能辨别出来这是白厅公务员的经典车轱辘话。也确实是把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两头堵问题,重新推回给倡议者。

  图灵好像也隐约的听过有人这么说话,但这不重要,他要告诉杰夫·达默情况已经变了,“新上任的内阁秘书长艾伦爵士,对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极为关心,我想,你应该继续试一试之前的倡议,你觉得这个产业的最关键之处在什么地方。”

  “主要有六个方面。”杰夫·达默一听立刻就不困了,“微细加工技术;结晶技术;设计技术;工程技术;试验评价技术;硬件技术。”

  应该集合英国所有有半导体技术的公司进行整合,将相互存在着竞争关系的公司聚集在一起,共同克服技术难题一事,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举措。

  其实在半导体设备当中,当时能够生产相关零部件或者总成的公司有限,几乎采用的都是同样的供应商体系,只是在设备投入产线以后,如何进行调整与优化,这才能成为英国核心公司的竞争力。

  听着图灵转述的想法,艾伦威尔逊挠着头皮,不慌不忙的评价道,“康采恩模式?”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套由德国发展,后世被日韩两国运用的财阀垄断模式,在两国的发展当中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其实蒙巴顿集团也是康采恩模式的企业。

  艾伦威尔逊对康采恩模式倒并不是多么抵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