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0章 毫无波兰_大英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军人政府。

  他必须要使用一些别的办法,首先他必须号召自己的支持者出现,用民意对抗民意,让法国人知道这样下去只会带来混乱,以及秩序的必要性。

  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已经送出了助攻,关于中译英的社论,已经出现在了法国的媒体上,这引起了法国戴高乐主义者的警惕。

  “戴高乐将军已经公开呼吁了国家恢复秩序!”戴高乐神隐几天,再次出现在巴黎并且发表公开讲话的消息,也被伦敦知晓。

  威克把这个消息带过来,就看到顶头上司无动于衷,看了一眼艾伦威尔逊手中拿着的文件内容,好家伙,勃列日涅夫的讲话,“秘书长,你不关心法国的情况么?”

  “关心,但是帮不上忙。”艾伦威尔逊抬头看了威克一眼,然后翻了一页关于社会主义大家庭分工合作的讲话内容。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要求进一步改善社会主义大家庭在国际范围内的分工、生产专业和协作。因此,勃列日涅夫把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国际分工”看作新科学技术革命形势下对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时代要求”,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更要利用兄弟国家合作的优越性”。

  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越需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范围内改善分工、生产的专业化和协作。这些过程已经在社会主义共同体中进行着,而且大家知道,进行得不坏。

  经济互助委员会积累了大量的有益的经验。各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不同的生产能力。

  要不说苏联在理论上面绝对是专家,国际分工论其实和几十年后的全球化是一个东西,苏联还专门拿出来一个理论来包装。

  当然了,某大国坚决反对苏联的国际分工论,至少现在反对,认为老大哥是想要剥削自己。

  老大哥剥削自己肯定是不可容忍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真剥削必须要是真正的资本主义国家才行,这样受到剥削才心安理得。

  看到苏联的国际分工论,艾伦威尔逊其实很感怀,因为他的那个记忆中,全球化已经走到尾声了,名存实亡是人们都知道的事实。英语国家认为别以为你工业规模大就能怎么样,离了你自由世界照样活得下去。

  其实不管是哪一方,在嘴上优势在我的同时,其实也没把握就一定优势在我,都在坚持罢了,而且坚持的都很辛苦,认为对方会首先挺不住爆炸这个念想,就是坚持下去的理由。

  “关于勃列日涅夫的分工论调,其实和欧共体的理念差不多。”艾伦威尔逊把文件放起来,自顾自的道,“有些时候,我们看到苏联阵营,就好像是在照镜子,对了,通知外交部电告巴黎,关于伽利略系统七月份的发射任务,是否要延期?好像下一次的发射是在阿尔及利亚的发射场,沟通这件事,看看戴高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