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32章 全球进攻_大英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怎么让苏联接受?

  苏联维护了印度的安全,逼走了美国舰队,算是一场胜利,但最终的胜利还是英国人的,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就算了,但之后苏联因为粮食减产,不得不再次求到了英国身上,又搭上了一批孟加拉国重建的原材料,再次为英国的光辉形象站台。

  “乌斯季诺夫同志,英国虽然没有明着说过,但我们都知道,英国无法舍弃在波斯湾的利益,一直用实际行动站在阿拉伯国家一边。”葛罗米柯是在四月份刚刚增补进入最高领导层的,此时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涉及到了外交问题,作为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不能沉默,葛罗米柯的增补代替的是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谢列斯特。

  “也不是不能考虑,同志们,今年的局势前所未有的复杂,绝不像是表面上这么平静。”勃列日涅夫此时开口,防止外交部长和国防部长出现争议,他也是在防微杜渐,“我们的决策,决定着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斗争形势,一定要把这些潜在地点的局势捋清楚才行。”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在座的人都清楚,勃列日涅夫并没有否决福尔采娃最早提出的建议,只要卡斯特罗扮演好不屈斗士的角色,勃列日涅夫十分愿意默认,通过移民冲击一下美国。

  问题又回到了刚开始的问题,苏联是否要在美洲,这个美国后院和美国掰掰手腕,上一次是古巴导弹危机,苏联不得不默认美国取得了名义上的胜利,这一次在智利的话,能不能取得胜利?这是一个大问题。

  眼看着当前这么多热点要集中爆发,侧重哪里,主攻哪里自然是这一次讨论的核心。苏联是一直想要够到美国的,不愿意总是在欧亚大陆放火,自己就去灭火,在美洲有存在感,让美国本土感受一下苏联本土的处境是莫斯科一直追求的,不然也不会有古巴导弹危机。

  只要古巴还存在,古巴导弹危机苏联就谈不上完全失败,现在显然可能有第二个国家被用上,勃列日涅夫的心蠢蠢欲动。

  作为勃列日涅夫提拔起来的心腹,同样才刚刚进入最高领导层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的格里申,当然知道一号人物心中在想什么,只不过是碍于最高领导人的身份,以及习惯上做最后总结发言才没有说出口。

  这个时候就需要她开口,格里申也没有回避,直接道,“并不需要什么主次问题,不管是中东、东南亚还是拉美的智利,南部非洲的解放运动,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需要全力推进。事实上同志们都能看出来,美国因为越南战争消耗巨大,美国国内出现了堕落的一代,公民不再以参军为荣,他们在做什么?药物催生下的堕落观念,正在腐蚀着整个社会。”

  “嬉皮士出现在各个角落,不义的战争已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