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8章 善良的英国_大英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英国这么忙,不管是首相还是外交大臣,都在忙活当前的热点事件,确实是没有时间。外交大臣的行程都排到智利了。

  至于一体两面,卑微的社会公器同时也是无上权威,那不是接待国外贵客么?

  显然在出访日本和接待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们之间,还是后者比较重要,劳烦麦理浩走一趟去日本转一圈,表达英国对日本的坚决支持。

  艾伦威尔逊并非不关心工作,正在开会讨论关于世界经济走势和应对的若干问题,这一次的石油危机爆发,伴随着超发美元的两相作用,英国应该如何抉择,首先例行公事的表示英国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然后便开始讨论其他国家遇到的问题。

  美国之所以连同自己都制裁,也是不破不立的扭转当前的困局,实际上美国在战后的繁荣也就维持了十几年,在六十年代之前美国人的生活那真是无忧无虑的,山巅之城一点也不是扩张。

  肯尼迪时期和约翰逊政府长期奉行凯恩斯主义,不断拉升通胀水平。六十年代开始,美国产业竞争力不断下降,全球出口份额由百分之二十大幅回落至百分之十三。

  肯尼迪总统奉行凯恩斯主义,实行赤字财政政策,不断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增长、增加就业。

  艾伦威尔逊倒不是指责美国的举动,因为英国也是这么做的,只不过两国国情不同,英国是在殖民地开大建,一旦发现通胀出现?

  那也没问题,通胀在发达工业国和一贫如洗的落后国家,忍受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在搞不定了,就让大建的殖民地独立,独立之后把凯恩斯主义的后遗症全吞下去。

  而美国那边,到了尼克松时期,尼克松政府为控制物价采取“新经济政策”,实行工资、价格管制,停止用黄金兑付美元,使得信奉自由主义的美国国民深感震惊,出现了极为罕见的抢购风潮。

  无上权威一副我很懂经济的样子,搞得很像是一个权威经济学家,实际上他多年来就是在地产兴邦,管杀不管埋,英国拿好处,殖民地拿首府,然后首府变首都,这么一套流程。

  事实上这一次英国展现了这么良心的胸怀,也是看上了六千万劳动力的孟加拉国,通胀怎么了?出现贫富差距又怎么了?不比整个国家都穷的当裤子强?

  目前美国的通胀率是百分之六,失业率是百分之五,英国这两个数字都比美国低,说上一句形势大好并不过分。

  这一次石油危机开始,英国已经可以确定置身事外,对经济的乐观预测应该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在石油危机之前,美国的待涨已经基本定型了。和越南战争的走势非常一致。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继续发展。”

  艾伦威尔逊对着各部门的常务次长道,“外交领域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