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6章 突然强硬_富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制造厂的钱虽然不少,这些钱买各种生产设备也没问题,想学沪上公司一样,好几千美元一个月雇一个外国人干活,上头首先就饶不了他们。

  见钱不够,这些人又动起其他脑筋,搬出他们常用的套路——给编制。

  杨东升听说之后差点没笑出声来,且不说这种重点单位能不能给外国人编制,就算碰到一个有魄力的领导,愿意破例,他们凭什么认为人家就愿意要他们的编制?

  这些毛子刚刚经历了苏联解体,现在最信不过的就是编制。

  据杨东升所知,他们中有不少人在自己原来厂里仍然保留着编制,有些还是高级别领导,才不稀罕长安飞机制造厂的编制!

  人家就是来挣钱的。

  长安飞机制造厂虽然折腾,不过倒是把设备给定下来了,他们选择了沪上公司改进后的万吨级模锻压机,但是对于液压、阀、电机等设备,他们还是更倾向于配进口货。

  与长安方面的交易谈妥,津门方面魏永华传来消息,这些时间一直接触的旭硝子突然变的很强硬,完全拒绝了玻璃基板技术的转让,生产线更是没门。

  就连本来已经基本谈妥的富士通也突然改变主意,想要技术授权可以,拿出每年销售额的5%作为回报,生产线要掏美元去买。

  “突然改变主意?这明显就是有预谋的,之前一点征兆没有吗?”杨东升冷冷的道。

  “前一段时间听说三菱的人在各财团中间游走,我当时没有太在意……”魏永华的声音越来越小。

  “这么说他们选择已经完成串联了!”杨东升哀叹了一声。

  如果只是一家财团的话,杨东升自可以杀鸡儆猴,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串联,杨东升总不能把他们一锅端了。

  日本这些财团加在一起,代表了日本差不多一半的GDP,绝大部分的工业实力,这些财团一旦倒了,相当于断了整个日本的根……

  想到这里杨东升隐隐有点冲动,要不就把这些日本财团干脆一锅炖了得了?

  不过考虑再三,杨东升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九十年代,中国和日本的差距还太大,日本是中国所需技术和资金的主要来源,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期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双方甚至出现了“政冷经热”的古怪现象。

  一旦日本倒下,只会便宜了欧洲人、美国人,甚至韩国人,到时候没有了日本这个选择,他们对中国需要的资金、技术,只会更加狮子大开口。

  再说这么大的事,杨东升未必真能挑起来,反而会激的日本人找他拼命。

  “日本人这么大的动静都没有发现,这件事必须有人负责,在东京主持谈判的是谁?马上给我撤掉!”杨东升厉声道。

  这件事必须有人受到处罚!

  “是!”魏永华赶忙答应,“那谈判的事……”

  “把人暂时撤回来吧,我会处理的!”

  杨东升挂下电话,既然是三菱打头的,那就集中火力先打三菱。

  正好杨东升也早看三菱不顺眼了,一直以来三菱都是日本主要的军工生产商,零式战机就是三菱的产品。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