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六章 组织_兰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重不合格的。

  偏偏这样的士兵是这個时代全世界军队的大多数,而身体素质过关、技战术技能过关、文化基础过关的士兵,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极少数。

  饥饿、贫苦、精神状态极差、身体状态极差、文盲、混子,等等等等,这些负面词汇大批量的体现在这个时代的士兵身上。

  所以想要训练出一支强军,除了稳定供应物质和加强技战术训练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从心理和文化层面进行熏陶和改变,使之发生由内而外的变化,如此,才能出现一支正儿八经的国家性质的正规军。

  赵学宁当初带出兰芳军队的底子的时候,大家其实也没什么文化,只是单纯的好勇斗狠敢打敢拼,赵学宁最初也是靠着自己能干仗、血气足才能成为大家伙儿的首领。

  所以说兰芳军队起家的时候,和传统意义上的绿林好汉没什么区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才是大家的主流思想。

  那时候,大家伙儿是真真正正的“群猩”。

  之所以兰芳军队现在能成为一支标准的国家性质的近代化正规军,主要还是赵学宁投入了大量资源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对自己麾下的军官、士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教育。

  赵学宁用自己的威望强迫最早的部下们进行学习,用一些奖励鼓舞他们学习,给他们灌输家国情怀思想,灌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也灌输了人生而平等谁能高高在上的最初的一些民权思想。

  但最主要灌输的,还是他非常在意的国族思想。

  从最开始的那一批奋进号上的手下,再到后面越来越多的新加入的部下们,赵学宁本人就是他们最初的老师。

  赵学宁给他们讲述华人下南洋艰辛的发展历史,讲述华人在南洋地区几百年来的生存遭遇,讲述曾经的辉煌和更多的耻辱,讲述他们被数次大屠杀屠戮的事实与背后的缘由。

  无外乎不太懂政治,不怎么团结,只知道积累而不知道保护,缺少进取奋斗的精神。

  当然了,不太懂不意味着不懂,不怎么团结也不意味着完全不团结,缺少扩张进取的精神,也不代表完全没有。

  生活在南洋地区的其他族群也也有这个毛病,欧洲人也一样,也喜欢内斗,人类的本质差得并不太多。

  之所以华人群体会被数次屠戮而无法有效反击,还是因为海外华人缺少组织,缺少能够组织大家的组织意识和有效的组织方法。

  所以面对其他地方政权和殖民者团体的时候,就被他们用更加有效或者先进的组织形式打败了。

  而这个状况,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与经济因素。

  宋朝以后,中国传统社会的组织形式就是国家层面的二级或者三级行政建制,以及更基层的宗族社会,到了明清更是如此。

  所以脱离了国家这一最大的组织之后,外出的海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