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草堂_全知全能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一次闭关前,书房中以前所书的东西,全都被他给清空了,而这次闭关,他就是以随心随意书写的方式,梳理着过去的岁月、过去的修炼和修行。

  “书,即修,即行,即法,即道。”

  闭关第一天,提起笔来,徐亦山望着草堂外的湖山,微微思忖了一会,写下了这样的字。

  他是小时九岁被老师收为弟子。

  那个时候,因为年龄的关系,还不能修炼,而老师的教导,便是让他写字,也告诉他,写字,可以平心,可以静气,可以澄意,可以凝神。

  一个字,有或多或少的笔划,一笔一划都写好,起不急,收不促,缓疾有度,这叫“修”。

  修的就是那一笔一划,日积月累。

  一幅字,横成行,竖成列,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都有讲究。

  有可能这个字好,那个字不好。

  有可能这个字好,那个字也好,但两个字并在一起看,不好。

  老师当年说,这叫“行”。

  行是进退之道,也是得失之道。

  要跳出一个字的视野,而考虑整幅字。

  若是对整个条幅没有完整的规划和设想,那么纵使每个字都写得仔细,写得认真,写得优秀,整个条幅,也很有可能不太好。

  或者不但不好,还很糟糕。

  这就是只知小而不知大,只是进而不知退,只知得而不知失。

  此等,皆是不知“法”。

  法即度。

  俯仰有度,进退有度。

  得失有度,盈亏有度。

  而“法”之外的“道”,老师当时却是未曾多言。

  写完这字,徐亦山此时想想,却也只是摇头笑笑。

  这一天,一整个下午,徐亦山都只是在写这几个字,嗯,九个字。

  只是短短的九个字,在他笔下,却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或横或纵,或方或圆,或一字排开,或首尾相接。

  或九个字大小并不一致,一字大如树,其余八字或如花草,或如鸟雀,或如云水,依托、盘旋、点缀于那大树间。

  又或两字并蒂相依,其余七字排列周围。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其中意象、气势,若以水来形容,则或如流水潺潺,或如飞瀑挂川,或如静影沉璧,或如浊浪排空,或如水光潋滟,或如潮起潮落……

  琳琅满目,洋洋大观。

  九个字,组成了一个“行”和“法”的纷繁世界。

  这也是徐亦山的世界。

  是身内的世界,也是身外的世界。

  是心和意的畅想世界,也是知和行的现实世界。

  从下午到傍晚,徐亦山书了满满的一室,书房的四壁及地板上,全都挂满堆满了这些条幅。

  当太阳行将落山之际,徐亦山收拢了这些条幅,在草堂外小湖边,付之一炬。

  条幅尽皆化为灰烬后,被几个树枝松散架在上方的一壶酒,却正沸热堪饮。

  酒香四溢中,徐亦山随便弹了几点酒入湖中,引得诸多小鱼上来争食,片刻前还一片平静的湖中,瞬间上演群鱼攒动。

  徐亦山笑吟吟地看着戏,在一壶美酒中,度过了这次闭关的第一个夜晚。

  “凝气大成,不畏寒热。通脉大成,不生疾病。开窍大成,寿延以倍。”

  第二天,书房中,徐亦山写着这样的字。

  而在这行字中,这一天下午,徐亦山回想着的,是从开始修炼起,一路凝气、通脉、开窍的经历。

  那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过此时回想起来,却还是和昨天一样。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