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1章 桂圆紫米粥_红楼之蓉哥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的福报。

  此时,林黛玉在方凳上坐了,缓缓伸出右手,丫鬟拿丝绒帕子掩盖了,方才让贾蓉脉诊。

  贾蓉伸手,往林黛玉温软的手腕上一搭,却只觉得触手微微凉。

  过了几息,林黛玉的肌肤温度把丝绒帕子热了,方才感受到温度。

  与此同时,一股子淡淡香气从林黛玉身上传来,幽香袭人,沁人心脾。与其他女孩子身上的馥郁熏香不一样。林黛玉身上的香味,很明显淡雅许多。是淡淡的体香,与花草香料的芬芳混合而成的独特体香味。

  “好似是芙蓉花……”此时,贾蓉嗅着香味,有杂念闪过。旋即,给林黛玉脉诊,也施展“望闻问切”的手段,询问林黛玉的病情。

  林黛玉眼神清亮,温声软语,与贾蓉诉说着。

  其神态素雅端正,与小孩子不一样,透露出成熟的风雅态度,让贾蓉瞧见了不禁暗暗感慨。

  贾蓉会中医?

  其实,不大会。

  他只在贾珍病重的时候,扮演“孝子”,急匆匆读了几本医书,请教王御医了一番“脉诊医理”。

  但他怎么懂这么多?说的头头是道,连林如海父女都唬住了。

  那是因为后世许多红学家,研究过红楼世界的医药之理。尤其是像“林黛玉”“薛宝钗”的典型医案,更是从里到外都分析个透彻。

  贾蓉读过这些论著,便暗暗记住了对十二金钗的“论证”。

  尤其是里面的药膳滋补方子,贾蓉记得最清楚,因为亲自做过几回,得到过实践的检验。

  此刻,贾蓉调匀脉息,把从王御医那儿刚学来的脉诊手段,给林黛玉施展了一番,又询问了几句病情,便对她沉声说道:“我瞧得不错。林姑姑确实是先天不足,气血两亏之证。那癞头和尚的‘人参养荣丸’确实吃错了。依我之见,该先吃‘逍遥散’,林姑姑有没有胃酸反逆之证?”

  林黛玉点点头,“有,偶尔会胃酸反胃,吐些酸水。”

  “那就再加上丹皮和栀子两味药,也就是‘丹栀逍遥散’,先把胃口打开,增强营养吸收能力。否则,胃口打不开,汤药全都积蓄在胃里,消化吸收不了。那什么神仙方子也不中用的。”

  林如海和林黛玉听了,觉得十分有理,忍不住连连点头。眼睛里浮现希冀,明显更期待了几分。

  “胃口打开了,再吃‘玉灵膏’。”贾蓉款款而谈,问小丫鬟要了纸笔,开始写方子。

  但见:上面只两味药,“龙眼肉(桂圆)”和“西洋参(花旗参),配了10:1的比例,让把两味药蒸熟了,磨成膏泥,再放凉了拿勺子挖着含吃。

  这是林如海和林黛玉从未见过的方子。

  是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发明的。

  “林姑姑晚上睡不着觉,是因为身体冷。吃这个能暖身,有安神助眠的功效。尤其是龙眼肉,最能补血,专治你的不足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