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六章 鬼使神差 阴错阳差(下)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陆议、诸葛亮、刘基三小只拿陆婉没啥办法,同样的庞统和徐庶对黄月英也没什么办法,总之就是让两女人互动,其他人自顾自的。

  要是陆衡在这的话,估计会仰天长笑,诸葛亮和黄月英这对是没戏了!

  恰巧来街上的不止他们,一行几人遇到了一起来凑热闹的太史享、吕凯、丁奉和丁封四人。

  小伙伴们见面自然一通寒暄,更何况这四小和诸葛亮有着不同的队友情谊,诸葛亮顺势把太史享四人介绍给了庞统、徐庶、黄月英三人。

  诸葛亮介绍说道,太史享等人也是江东学院子弟,不过是武科生,如今跟从呼延赞和牛皋将军一直在军营,有战事时也会出征,很少会回江东书院。

  诸葛亮这一说让徐庶等人非常惊讶,看着太史享他们,年纪最大的太史享估计才十六、七岁和黄月英差不多大。

  最小的丁封才十二岁左右,已经进入军营,随军出战,是不是太早了点?

  这就是强拉壮丁上战场不顾死活,这就如同后世的童子军一般,这样的教育方针让庞统他们无法接受。

  诸葛亮看到徐庶他们的脸色,就知道他们误会了,开口解释道:“他们虽然随军,但不会亲自上战场,而是跟着呼延赞和牛皋将军身边学习行军、布阵、也能参与军机等等。”

  “跟随在大将身边,由大将亲卫重点保护,除非武艺学有所成能从拜师的师傅那出师,否则是不能上战场杀敌的,他们四人中现在只有太史享能有出师的资格。”

  “现在是赤心营的副将。”

  “院长(也就是陆衡),认为学习经书、兵法,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上战场或者入朝为官,若是这样就不能闭门造车,更要注重实践。”

  “一个饱读兵书之人,从未上过战场,不知道战机如何,不知道军士所想,那也只是如同赵括一般害人害己。”

  “一个学富五车之人,若不知道农桑、秋收、春耕等农事,不知百姓疾苦,只会吟诗作对,只是酸儒而已,那也是耽误朝廷,败坏社稷!”

  “所以院长下令,十岁以下学子在江东书院学习,超过十岁一律会根据成绩,拜对应的师傅,如武生则是进入军队实践,文生则是跟从官佐见习。”

  “这是死命令,当然也可以不听从,那江东的出仕大门算是永远关上了,用主公的话来说这样的人,不要也罢。”

  最后诸葛亮指了指陆议和刘基说道:“我等三人也是师从虞军师,天天需要理政,还是托了三位的福,今日才有这等清闲。”

  诸葛亮的话让徐庶、庞统二人陷入了沉思,江东书院办学理念和其他书院不同,如他们鹿门只有被师傅看中的弟子才有拜入室的机会。

  更多的要么是记名弟子,要么就是拜入门下统一授课,而庞德公、司马微、黄承彦三位都是大儒,但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