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九十三章 书到用时方恨少_大宋就应该豪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慢?直到黄道婆出现才有了很大的提升。

  匠人们啊,多是男人,不管铁匠,木匠,泥瓦匠,有多少人会把心思放在一个女人用的织布机上呢?

  而且这东西能织布就行了,谁会将心思放在提升效率上呢?

  所以说,杨国公明白了,不是说匠人们没有能力去研究,而是压根就特么没研究过。

  提了提被子搭在谢子瑜身上,这才说道:“是想明白了一些织机上的问题而已。”

  “你还在想这个知机的事情?”

  “是啊。”杨浩点头,大概也明白为何谢子瑜会这么问,这才解释道:“织机是最基本的民众生计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一直在想,如果织机的效率能够提高,能够纺出更多的布匹,速度更快,或是能够纺出更好的布匹来,这对老百姓是件好事啊。”

  为什么要对老百姓好,谢子瑜不用去明白,也不想去明白,这个女人聪明的地方在这里,她会觉得杨浩的决定是对的,而且到现在为止,杨浩都从来没错过。

  当然,最根本她知道,杨浩对世家门阀没有好感,这才是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

  就不用说多了,对荥阳郑氏,对博陵崔氏,对她江左谢氏,杨浩什么时候给过好脸子了,当初最早需要崔氏和谢氏支持的时候,那对谢渊崔博是一口一个先生称呼,十分的尊敬加亲切,现在再看呢?

  谢渊和崔博在他杨浩面前算什么?更不用说那被屠戮的荥阳郑氏,偌大的家产成了西夏领的治理资金了。

  对世家门阀冷脸子,却时时刻刻的考虑民生大事,谢子瑜不懂,也不需要懂,她只需要知道要做什么就可以了。

  织机如何提高效率,她也不知道,但她会寻找方法。

  “相公睡吧,明日还要入朝,这些小事,妾身会去想办法的,总会办妥的。”

  这到是个实话,不能总是不帮着处理政事,找各种借口逃班,这是不道德的,从新躺下的杨浩柔声对谢子瑜说:“子瑜啊,你家地处江南,江南纺纱女子颇多,你可从这里着手,若是有那聪明的,有想法的,就采用,我调神机营的匠人给你用。”

  他说的话,谢子瑜点着头记下了,这是大概的方向,具体如何做还要她自己把控,但是她也想明白了一点,如果织机的效率能够提升,这是一个很有操作空间的事情啊。

  说是睡下了,其实杨浩还是没有睡踏实,到了文华阁也是顶着个黑眼圈,郑居中打趣道:“这是怎么了?镇国公是琢磨水壶琢磨的一夜未睡不成?”

  这消息传播的就是快,不只是郑居中知道了,大家都知道了,只不过在他们看来,那个什么蒸汽动能的能做什么?能比圣贤书重要吗?不能的,只是觉得赵构把杨桢真当做了圣人,有些可笑,那小娃娃能懂个什么。

  当然,在这样的时代里,他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