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八章 “因粮”之政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政府官员在某种程度上也要顺从听命。

  无锡首富邹望和当时的礼部尚书顾可学争斗,便充分地证明了这种情形的存在。

  事情的起因是邹望老母亲去世,大肆操办丧事,来的人太多,不仅街道拥堵,还把顾家老宅给拆了!

  老顾自恃官高,你一个商人如此胆大,这不找收拾嘛!于是,他就让无锡知府把邹望扔监狱里去了!

  邹望刚被抓进监狱,无锡城内外十里的所有商铺便罢市,以此作为威胁,要求释放邹望。

  无锡知府无奈,告之顾尚书,陈述若此事就此发展,朝廷必然降罪,只能先把邹望放了。顾尚书心中不忿,也只好先忍气吞声。

  但事情还没完,无锡所有商铺商人拒卖任何东西给顾尚书及家人。甚至还有流氓无赖的骚扰,以及投书威胁。

  顾尚书害怕了,赶忙让知府派衙役保护。但衙役们请病假的宅在家,请事假的编理由,竟没人前来。

  这回顾大人明白了,这地方是人家的主场,他官儿再大也没用。最后,顾尚书只能带着家人黯然离开无锡。

  从邹望斗败顾尚书这件事上来看,老祖宗总结的“强龙难压地头蛇”,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在这样一种政治生态下,朝廷推出多好的政策,到了下面也会大打折扣,甚至是被故意曲解执行。

  所以,朱由校借着闻香教造反的余波未息,开始动手了。而苏、松两府的劣绅却还懵然不知,做着维持现状、继续奢侈无度的美梦。

  盗版翻印的《大明论坛》被扔到了桌案上,苏州府嘉定县的大富豪大地主李子通撇着嘴,满是不屑的样子。

  端起茶碗喝了一口,他带着一丝冷笑,对管家说道:“朝廷是穷疯了嘛,想推出‘因粮’之政,岂不是做梦?”

  管家捋着几撇老鼠胡谄媚附和,“管他千方百计,咱有一定之规。管他啥政策,到了嘉定县,一样不好使。”

  所谓的因粮政策,就是对富人进行加征。

  具体执行办法是:凡是缴纳赋税在五两以下的农户,并不加征赋税;而对纳税五两以上的富户,则按照财产的多寡,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征粮税。

  这也并不是朱由校的首创,而是和“清屯充饷”一起被称为明末救国两大良策,在崇祯时短暂施行过的。

  卢象升在任宣大总督时,便是倡导和实施者之一,且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原本“因粮”政策虽然对官绅们的利益有所触动,但毕竟官员们仍然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力进行一些逃避,因此阻力并不算太大。

  但在杨嗣昌等大臣的鼓噪之下,崇祯的脑子又被驴踢了。“因粮”变成了“均输”,也就是不管你贫穷还是富有,全部一起加征。

  如此一来,本就处于生死边缘的百姓们就更没了活路,他们只能选择跟着造反,这使得农民起义势力为之大涨,再难遏制。

  现在,朱由校再度拾起,准备将其进行到底。当然,现在还只是透透风,让地方官府作好准备。

  但在李子通等富绅地主看来,这加征根本落不到自己头上。

  交多少赋税,如何确定免征加征的名单,还不是地方官府说了算。而地方官府和他们是什么关系,动动笔的事情而已。

  。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