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经营东江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奋勇作战而伤残退役的老兵,他甚是尊重。

  “张将军。”张柱子拱了拱手,说道:“等收完庄稼,就马上恢复训练。最多一两个月,就是赶不上咱东江军,也不再是束手待杀之辈。”

  张盘欣慰点头,说道:“不必如此着急。百姓们在吃喝上不比军队,训练太重,恐伤了身体。”

  停顿了一下,张盘又补充道:“王一宁大人正在各岛巡视,安排农业和渔业生产,以后的情况应该会有好转。”

  张柱子说道:“听说是要捕鲸,几艘大船已经在海洋岛太平湾停靠,正在岛上建什么加工设施。因为人手不够,某正询问百姓,愿意去的近日便将坐船启程。”

  张盘对捕鲸也没什么了解,不知道会带来多大的改变,便随口说道:“那肯定会有好处,总不会比现在更差。”

  鲸须可以制成刷子、伞骨,鲸肉是极好的动物蛋白,鲸油可以食用,还可以制造肥皂、蜡烛,以及用作炼钢和工业上的润滑剂。

  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只有朱由校,把此作为一个产业,准备在黄海北部展开捕鲸和加工。而海洋岛,则是一个加工基地。

  如果全靠外面输送补给,东江军加上不断逃出建奴统治区的辽民,对于朝廷的压力实在是太大。

  可要是能内挖潜力,发展几个能创造效益的产业。比如捕鲸加工,不仅能让军民改善生活,也能减轻朝廷的后勤负担。

  所以,朱由校让登镇的袁老师给东江镇拔调了几艘大船,船上安装守城巨弩,以海洋岛为基地,专为捕鲸之用。

  至于加工,当然是初级的,提炼出鲸油,腌制或熏制鲸肉,也就仅此而已。

  思路之开阔,在当时的大明,朱由校敢自诩第一。嗯,估计没谁头铁,敢跟皇帝争高下。

  张盘继续和张柱子聊着,全民皆兵,既是朱由校的意思,也符合张盘等人的设想。

  此次弃守旅顺,下次就要稳固占领,并争取在南关构筑防线,从而把金州隔绝,成为陆地上的桥头堡。

  按照张盘估算,至少能安置七八万辽民,大大缓解海岛上人多物少的困难。

  而安置的辽民之中,肯定有很多新近逃来投奔的,其中有没有建奴的奸细,不用想都知道。

  所以,把岛上经过训练的百姓迁去一批,成为稳定基层的中坚,监视敌谍的耳目,就是相当不错的办法。

  按照朱由校的话说,那就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将军。”一个骑手疾驰而至,下马施礼道:“东江通判王大人乘船入港,请将军前去会面。”

  哦,来得真快呀!

  张盘笑着点头,伸手拍了拍张柱子的手臂,翻身上马,带着亲兵直奔港口而去。

  东江开镇,虽然有点地盘,可设县建府又不合适。

  朱由校就弄了个比较模糊的官名,东江通判,主管东江军占领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