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八十八章 虏中名王,尤称桀骜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耕,争取秋天有一季的收获。

  筑城、设堡、铺路等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持续两三年,才能使前套成为塞上江南,成为向中套、后套推进的坚实后盾。

  而从受灾的陕西向河套移民垦殖,以后还要加上河南,比移民至辽东更方便,也能够算作赈灾抗灾的有效手段。

  只不过,最新的情报递到御案上,皇帝看过之后,又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虎墩兔要西征啦!

  这个情报对于皇帝来说,并不意外。他早就有判断,平辽之后才大力加强九边重镇的军力。

  当然,时间上是没法确定的。特别是对于虎墩兔,思维不算太正常。

  “宣熊廷弼入宫觐见。”

  皇帝结束了沉思,开口吩咐宫人。

  虎墩兔的先安内后攘外的统一蒙古策略,加上改信红教,在左翼蒙古诸部便落得众叛亲离。

  科尔沁败亡,又被明朝扶持而起;内喀尔喀五部在虎墩兔的压力下,归顺明朝;讨伐奈曼、敖汉,又将这两个鄂托克逼得投靠了大明。

  折腾来折腾去,虎墩兔的察哈尔部由原来的八个鄂托克,现在只剩下了六个。

  虎墩兔把目光转向右翼蒙古,继续自己的统一蒙古的大业,其实是可以预判的事情。

  右翼蒙古力量薄弱,虎墩兔可以兼并扩充实力,恢复他蒙古大汗的共主地位;还能够夺了大明对右翼蒙古的“市赏”,在物资粮草上得到供应。

  显然,虎墩兔没有看出大明皇帝的算计,也低估了皇帝的阴险。

  对于市赏,皇帝早想革掉,改成自由交易,各取所需。之所以留着,就是对虎墩兔的诱饵。

  等到虎墩兔对右翼蒙古诸部展开秋风扫落叶的进攻,击溃蒙古诸部后,皇帝才不给他市赏,就让他白给明朝打工,把右翼蒙古诸部逼到大明怀抱中。

  时间不大,熊廷弼匆匆赶来,入殿拜见。

  “熊卿,免礼平身。”皇帝抬了抬手,示意宫人把情报递给熊廷弼。

  熊廷弼看过情报,思索了半晌,才躬身奏道:“万岁,微臣以为此乃收服蒙古诸部的良机,当给各边镇下旨,令他们加强戒备。”

  停顿了一下,老熊又补充道:“其中以宣府和大同最为重要。”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辽东那边也要有所准备,察哈尔部留守的人马不多,可伺机发动,夺其故地。”

  “微臣明白。”熊廷弼领会了皇帝的意思,这是要让虎墩兔无家可归,在外飘着吧!

  皇帝有些迟疑地问道:“熊卿,收复前套的行动是否要推迟?如按期进行,对右翼蒙古诸部,还有虎墩兔的西进,可有什么影响?”

  熊廷弼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回万岁,兵部和武学都有过推演,按照万岁所预测的察哈尔部西迁。两边得出的结论相似,认为收复前套有利少弊。”

  皇帝微笑颌首,心中松了口气,说道:“未雨绸缪,熊卿做得很好。”

  熊廷弼躬身谢过,说道:“进攻察哈尔部故地,可征调归顺的蒙古诸部出兵,我军倒不用大举出动。”

  “好。”皇帝深以为然,赞了一声,说道:“辽东军队强悍,只出动少量人马即可。蒙古诸部嘛,正可一报旧仇。朕看,虎墩兔极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任蒙古大汗了。”

  “万岁所言极是。”熊廷弼说道:“虎墩兔志大才疏,却存了统一蒙古诸部的痴心妄想,蒙古之患,必由万岁终结。”

  “虏中名王,尤称桀骜。”皇帝嘿嘿冷笑,“真是可笑啊!”

  …………………

  。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