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养虎成患_混在东汉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北狄人,现在经过几百年的文化,他们已经是大汉子民了,他们还是半耕半牧,精于骑射,当年还是高祖皇帝打天下时的主力,现在人数虽然不如从前了,但征招一个曲应该是绰绰有余。

  王允接着又向刘修解说并州的形势,诸如各郡县现在是什么情况,哪里有盐池,哪里有铁官,哪里的百姓适合当兵,哪里的百姓现在基本都成了贼,一个县只有几十户人家。他读的书多,考虑事情也更精细一些,比起董卓把重心放在军事上要更全面一些。刘修听了之后大受启发,觉得这个虽然有些拧,可是本事确实也不小。

  刘修提出要在晋阳建学堂,设文武两科,请蔡邕和段颎分别担任文武先生,王允有些不以为然,但是也没有反对。他倒是对刘修要求从各郡的监狱里先选一些人入军营的事比较热心,立刻着手去办。

  中午时分,郝昭赶到了大营。刘修和王允了解过了,郝昭的祖父郝洁原来也是个名噪一时的名士,因为反对大将军梁冀,被迫逃亡,梁冀派人追捕,他自已估计逃不掉,就抬着棺材到梁冀府前上书,书入梁冀门,他就饮药自杀了。梁冀后来没有杀他全家,但是郝家的名声败了,郝昭的父亲没多久也郁闷而死。当时郝昭才刚出生不久,家里没有成年男子,郝家自然是败了,这次郝昭来赴宴,还是求了王允好久的。

  刘修让郝昭演示了一番,见他虽然年轻,但是力气不小,不仅弓马纯熟,而且能左右开弓,的确是个好苗子,便决定收下。郝家反正也败了,没什么值得留恋的,刘修便让他把老宅给变卖了,带着他的母亲和弟妹一起住到刺史府里来,他的弟妹正好可以在学堂里读书,他母亲可以给人浆浆洗洗,挣些零花钱,再加上郝昭的薪水,养家是没什么大问题。

  郝昭感激不尽。

  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已经进入腊月,刘修见晋阳学堂的事正在进行,一时半会不会有什么结果,便决定到边疆走一趟,一方面实地看看北疆的形势,另一方面也慰问一下守边的将士,特别是要到匈奴人的驻牧地去看一看。王允觉得非常有道理,决定陪刘修走一趟。

  于是刘修带着袁绍和韩遂两司马,加上新征招的三百多人,踏上了北行之路。董卓说话算数,一到河东就让人送来了铁锭,再加上晋阳郡武库里的存货,刘修手头总算凑齐了五千人的盔甲用铁,只是要想打造完毕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勉强能把现有的人员装备齐。

  进入雁门境内,雁门太守王泽赶来迎接,他和王允算是同宗,大概是先前得到了王允的通知,知道这个新来的刺史是个吃软不吃硬的,所以他的态度非常好,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五百楼烦人,这些人装备齐全,刘修一问才知道,这是王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