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6章 暴风骤雨4_唐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使”。

  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较量,更是双方统帅间高级智慧的较量。

  不设主帅,反映了李亨的昏庸和组织能力的低下,也必将为这支军队带来厄运。

  十月,安庆绪知道自己已被唐军困死,便以让出皇位为砝码向史思明求救。史思明收到消息,便率13万精兵赶来救援。

  以9节度使的强大兵力本来可以一举歼敌,但因唐军没有主帅缺乏统一指挥,各路大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混乱不堪。

  鱼朝恩是这支联军的最高长官,但他根本不懂兵法,不会用兵。759年三月,唐军溃败损失严重,只有李光弼的部队没有溃散。

  唐朝好不容易凑并起来的这支规模庞大的队伍,上万匹战马只剩3000匹,十几万件刀枪兵器几乎全部丢掉。

  宦官鱼朝恩一向忌妒郭子仪,又怕皇帝怪罪自己无能,便把大战失利的责任都推到他身上。

  恼羞成怒的李亨不明是非信以为真,便剥夺了郭子仪的兵权。七月,李亨下令李光弼代替郭子仪担任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天下兵马副元帅),并兼任幽州军区参谋长(长史)、河北军政长官(河北节度使),驻守洛阳。

  有了郭子仪的教训,李光弼主动要求皇帝派一位亲王担任元帅以服众。

  于是,李亨派次子赵王李系任总司令(天下兵马大元帅),实际军务仍由李光弼主持。

  李光弼刚毅果断、用兵灵活,尤其以防御作战见长;他治军严谨,所部屡战不殆。

  他曾不顾皇命斩了不服军令的御史崔众﹑左厢兵马使张用济等;在收复常山时,还释放被囚百姓,军纪严明使民众极为敬服。他和郭子仪志同道合,相互配合地很好。

  他们都善于利用有利地形、士气民心和敌人的短处与敌周旋,大大削弱了叛军的战斗力,逐渐获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在很多战役中,他们往往都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然而,这也导致了宦官鱼超恩、大将仆固怀恩的嫉妒和陷害。为了躲避灾祸,李光弼几年都不敢入朝。

  虽然李光弼后来的名气没有郭子仪大,但他军事才能不在郭子仪之下。

  正如《新唐书》所言:“李光弼用兵,先制定谋略而后作战,能以少胜多。

  治军严厉,天下都佩服他的威名,军中的将领都不敢仰脸看他。最初,和郭子仪齐名,人称‘李郭’,而单纯论军功他的功勋当为第一(郭子仪被免职后暂时没有立功的机会了,但综合军事、政治等方面郭子仪的历史影响,则要大大超过李光弼)。”

  所以,尽管李光弼在性格上有所缺陷,如骄傲自满、目空一切,以及多次不听皇帝调遣,

  但人们还是将他与郭子仪、哥舒翰(这是个悲情英雄,论起中兴的功绩其实并不大。因为他很早就在被迫应战中,做了叛军的俘虏)并列为“唐朝中兴三将”。

  建宁王之谜

  民国时期的历史学家李树桐在《唐代帝位继承研究》中,把唐代皇位继承分成3个时期:前期(从高祖到肃宗,618-761年)是武力争取时期;中期(代宗到穆宗,762-824年)是嫡长子和平继承时期;后期(文宗到哀帝,825-904年)则是宦官拥立时期。(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