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7章 广泛的应用空间_490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东方实yàn大厦隔着大埔公路,与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门遥遥相望。这座十二层大厦刚建成时,东方研究院只启用了其中的一到八层,最上面的四层暂时封存。

  但只过了一年多时间,不但原先被封存的四层空间全部被塞满了研究员,连旁边的第二栋同样高为十二层的科研大厦都即将落成。由此也可以看出,东方研究院过去这一两年扩张的速度有多快!

  而技术员规模的迅速扩张,表露的是东方研究院巨大的科研野心。去年全年,东方研究院申请新专利的总数达到了438项,比之前的1981年增长了10倍。虽然东方研究院的专利数量相比于IBM公司等巨无霸企业还远远不如,但它的进步速度却是无与伦比的。

  李轩连续三年花重金投资科研,正在逐渐转化成越来越多的现实成果,而IC卡只是其中的研究成果之一。后世IC卡是数字芯片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门类之一。而且它的技术门槛并不高,非常适合入门级半导体企业参与竞争。

  李轩虽然带着重生光环,但他并不是万能的。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之前完全没想到还有IC卡这个东西,反倒从一开始就把目光集中在CPU处理器这种高大上的产品上,一口气弄出了ERM和MIPS两大架构。

  之前东方研究院的重dà项目,大都是李轩开了金手指指定了研发方向。像ERM架构。他自己更是亲自参与了具体研发。但此次的IC卡项目却与李轩没有半毛钱的关系,是东方研究院内的两名研究员自己根据国际专利检索,锁定了有关IC卡的专利。以此为课题方向,向公司提交了项目申请。

  “老黎,和大家说说你和老蔡怎么就想到了研发IC电话卡的课题?”李轩笑着对站在自己身前的两位有些腼腆的技术员问道。

  黎健不是第一次听李轩说普通话,但听到自己老板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香港人,却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依旧感到十分惊奇,也有一丝丝感动。他是东方研究院与内地教育-部合作的“东方红”人才交流计划。第一批赴港访学的青年骨干。

  黎健在香港待了快将近两年的时间,有一种很大的感触就是香港人对落后祖国内地的歧视。香港人能讲普通话的人并不多,即使有一些人会讲也不屑于讲。

  但在东方集团内部。黎健却能深深地体会到一视同仁的可贵。无论是香港、内地、台湾出身的科研人员,大家的地位都是平等的。想要赢得别人的尊重,就用自己的科研成果说话。

  而实现这种平等,最大的推动因素来自于东方电子公司的创始人。也是公司最重要的灵魂人物李轩。他在与每一位科研人员交流时。绝不会因为地域而带上有色眼镜。

  相反李轩总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