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6章 谍战迷云_重生电子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轩刚刚返回香港,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启动已经两年多时间的超级计算机项目,终于开始结出硕果!

  陈世卿和他的团队刚刚研发完成的“东方之珠”超级计算机,在进行首次运行测试时,峰值运算速率突破了每秒48亿次。这比不久前苏-联莫斯科计算机科学研究学院,对外发布的全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M-13,每秒24亿次的运算速率足足提高了一倍。

  在两三年前,李轩曾向美国的Cary公司订购了两台最新型号的超级计算机。结果其中一台原本准备安装在香港东方实yàn大厦内的超级计算机,被美国政府以防止技术扩散的理由限制出口。

  李轩当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去进行公关,总算让美国方面放行。但最后被运抵香港的这台超级计算机,却是上一代的老型号,而不是李轩原先订购的最新型号。

  正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李轩一怒之下干脆下定决心,准备由东方集团自己来研发一台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1982年的年初,采用MIPS架构的全新处理器S-100,正式开始上市销售。东方研究院新推出的这枚功能强大的处理器,为东方公司独立研发超级计算机奠定了基础。

  李轩从全球最著名的超级计算机生产商Cary公司那里,把它的首席技术安管,华裔工程师陈世卿先生从美国挖到香港。

  陈世卿带领研发团队花了两年多时间,耗资超过2000万美元。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现在终于成功完成了“东方之珠”超级计算机项目的研发工作。

  “李生,我们的这台‘东方之珠’超级计算机由75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拥有8枚s-100A处理器。每枚s-100A处理器的运算能力为8百万次每秒。也就是说每个节点的运算能力为千万次每秒,75个节点的总运算能力为48亿次每秒!”陈世卿指着机房中的一排排机箱介绍道。

  “东方之珠”的问世对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式的革命。在它问世之前,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方向,是根据Cary公司的创始人老克雷先生所提出的向量处理技术。通俗来讲,就是不断挖掘单颗处理器内部的运算潜能。

  而李轩却向陈世卿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并行处理。所谓并行处理。通俗的来讲就是多枚处理器的运算能力叠加。

  在这之前,超级计算机内都是只有一枚核心处理器的。这枚处理器的性能,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而并行设计思路则是把多枚处理器的运算能力进行叠加。这其中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解决。多枚处理器共同运行时“1+1<2”的难题。

  一旦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超级计算机的研发其实就变成了攒芯片的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