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章 冤家路窄_梦回90年代帮我老爸赶情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半天答不上来。

  “老人都说,小孩子是生一场大病就要长一节尾巴,变得懂事一点,果然没错。”

  不等宁小北找到借口,宁建国自己已经找到理由了。

  他摸了摸宁小北的脑袋叹道,“不过爸爸宁可你不懂事,也不要再生大毛病了。”

  “老爸……”

  宁小北鼻头一酸,感觉自己又想哭了。

  可能是身体变小了,不管心理年纪多大,泪腺总是不受控制,动辄伤感,让他很是不好意思。

  “宁工,宁工来了啊。”

  就在两人走过中央厂区花园的时候,一个人影蹿了出来,横在父子两前头。

  “这不是老马么?你找我有事?”

  花园里灯光昏暗,树影重重,宁建国瞪大眼睛看了一会儿,才认出来人是原本他们同一个车间的同事马志国。

  “马伯伯好。”

  不止宁建国认出来人,宁小北也认出他来了。

  见到眼前这个身穿大花衬衫,头发梳得油光蹭亮,微微佝偻起后背的男人,一股无名之火就从宁小北心底窜了出来。

  真是冤家路窄。

  宁小北对小学时代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回忆,不过这个眼前的老马可是例外。

  这个马志国,别看算起来今年才四十多岁,却已经在场子里请了七、八年的长病假了。

  1988年,也就是宁小北三岁的时候,上海爆发流行性肝炎,将近三十万人罹患重病。

  因为害怕儿子被感染,宁建国还特意将他送回了苏州宁老太的老家,放在亲戚家里养了几个月,等风波过去才将他接了回来。

  眼前的这位马志国,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因为贪吃毛蚶而染上了甲肝,从此就做起了常年的病号,不再回厂子里上班,拿病假工资。

  在“那个世界”里,宁小北也是一直到鞋厂倒闭重组的时候,才知道这个老马的病早就好了。九十年代初“下海”成风,老马也跑起了单帮,做起了投机倒把,折腾海鲜的生意。一边做着“万元户”,一边继续享受国企员工待遇,两头吃甘蔗。

  不过人家发财不发财,和宁小北没有关系,他之所以对这个老马影响深刻,是因为他抢了原本属于宁家的福利房!

  要知道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人人均的住宅面积只有几个平方米,像宁家这样一家三口能住半间小楼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更多的是螺蛳壳里做道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石库门小屋子里住五六个,乃至七八个人,就像是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描述的一样,三代人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小屋子里解决。

  所以这时候依托工会的力量,上海建起了好多个工人新村,由国家和工厂来解决居住问题。当时在国营厂里上班,最大的福利就是有编制的正式员工,能够分配房子。

  正所谓“粥少僧多”,厂子里那么多人家居住坏境都很恶劣,如何分配可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