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86 番外4_穿到古代搞建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成跟王室联姻,不会破坏现有体制。周成是现有体制的受益人。周成本性仁厚,最会饮水思源,是维护郑楚两人制定的政治体制的中坚力量。

  “嗯,应该八、九不离十。”大壮肯定。

  吴国王庭去年夏天伐燕时就已经做出决定,兼并了燕国后,接下来两年必须休养生息。不需用兵,周成当然有空成亲。周成过完年已经二十九岁,跟周成同龄的马仁去年年底已经成婚,妻子是咽喉口卫家姬女卫蔻。

  “嘿嘿!太好了!”周大夫妻傻笑。

  上午九点左右,周家亲戚在山谷入口门卫处用腰牌登记入谷。周家亲戚在南埠大都是务农,农忙再找点临时工干干赚点工钱,生活过得都不错。

  “大哥,咱们老家应该安宁了吧?”周大的堂弟给堂兄堂嫂拜了年,急忽忽地提问。

  “当然安宁了,老弟你想回去?”周大奇怪地看着自己堂弟,老家现在可是残破不堪。

  周家祖籍在鲁国,离唐国边境不远。鲁国在前年年末被吴国并入版图。吴国兼并了鲁国后,周成曾派人到家乡探访亲友。那些呆在鲁国的周家亲友人数少了三分之一,不是饿死就是死于战乱。活下来的人也是多亏周家托人送去的钱粮救济。

  “人老了,想落叶归根。”周大的堂弟比周大只小一岁,也已经有五十出头,因为以往生活太苦,满头头发都已经花白。

  “可是咱们那里要重头再建。”周大劝说堂弟。

  “重建就重建,咱们那里归了吴,不就跟南埠这里一样?总归是种田呗。”周大堂弟很有信心。

  “那南埠的地呢?”

  “三个孩子,只有老大愿意跟着回去,南埠的地留着给老二老三。”周大堂弟都码算好了。

  南埠人口涌入太多,良田不够分配,一些新婚立户的年轻人开始分不到二十亩土地。吴国兼并齐鲁之后,蔚山郡守鼓励齐鲁的原住民返乡种田。齐鲁经过多年征战,两地人口已经少了三分之一。新兼并的齐鲁燕三地,每户可以分配到三十亩土地,赋税享受三年优惠,第一年全免,第二年第三年收半税。

  “这样也好,过了春节,我跟你嫂子也想回去看看。”周大也想回故土看看,现在生活再好,割不断对故土的感情。

  春节过后,周大包了条帆船,载着原来偷渡到南埠的三十几个亲友回了趟家乡。探亲结束,选择留在故乡的有三分之一,基本是年纪大的,其他大部分年轻人还是回到南埠生活,南埠的繁华比残破的故土对年轻人更有吸引力。

  周成在这年春天终于成亲,婚礼在山谷举行。吴王笙夫妻、郑楚两人、王庭显要,只要能抽出时间的山谷出身权贵,都到场观礼祝贺。周成的婚姻也是百慕婚礼形式。在蔚山地区,百慕婚礼被许多年轻人看好,逐渐成为蔚山地区婚姻主要形式。慢慢地,百慕婚礼从蔚山向吴国其他各地扩散,百年之后,百慕婚礼成为华汉帝国主流。

  周成婚后,妻子没有留在山谷,而是跟随丈夫驻守边疆。周成一直为华汉帝国守卫疆土,直到年老卸职,才回返山谷居住。

  周成夫妻共生育三儿一女,不过周家最出息的不是周成的儿女,而是他兄长名下的儿子周宝。

  周宝读书有成,参加提拔考试获得第二名,之后派到地方任职,最终做到了地方郡首大员。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