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5章 仙人之死,自当如此_金榜:为了上榜,各朝皇帝都疯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声音传来。

  “幸运的是第二年他便遇到了大赦,重获自由,此时的李白,已经六十岁,而观历史,距离他辞世仅剩两年。”

  “老发斑白千丈,不负江湖少年从容,前半生朋友遍布天下,如今天涯零落,在永王被定性为叛乱的这一刻,属于李白那股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之火也终于燃烧殆尽!”

  “他那被理想主义燃烧了一生的生命之火,也逐渐的走向熄灭。”

  “762年冬,他寄居当涂的族叔,将毕生的诗文托付,而这位在某些意义上象征着开元盛世的诗仙李白,也走到了生命的终结!”

  “关于他的死也充满了神秘和浪漫,有人说他是病逝,有人说他是猝死,更多人说他说是醉酒撑船捉月,坠入江中,而在后世看来,我们更愿意相信这最后一种死因,虽然可悲,但还算浪漫诗意!”

  “李白之悲,悲在时代,悲在才华!”

  “他自诩天才,他也的确是天才,他有满腔才华,但他悲就悲在了,他为了一个不属于他的目标,去努力了一生,追求了一生。”

  “安能使我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他心底的想法,是啊,古往今来,但凡是被后人传颂的诗人,哪个不是真性情?”

  “若无真性情,怎会写出那些传世之诗?那就更别说,前半生托身白刃红尘狂到极致的李白了!”

  “江湖侠客,重道义,拽到极致,狂到极致于一身,这其中的每一个都和权贵是对立面的,更何况将这所有集于一身的李白,他和权贵从属性上就是对立面的。”

  “但自二十六开始,自和第一任妻子结婚开始,骄傲如他,狂妄如他,开始向权贵自荐,所求唯有一点,治国平天下,他要做官,成就一番事业!”

  “且不说丞相之能他能否胜任,就单凭这个梦想,他努力了三十六年,期待了三十六年!唯一入京做官,却是翰林侍诏!而他之本性,也和这份繁华之下的权贵格格不入。”

  “后更是为了这个理想主义之下的梦想,被定性为叛乱,他怎会不知永王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就是那一丁点的可能性,他义无反顾。”

  “这是李白的悲哀。”

  “与妻聚少离多,儿女不曾承欢,理想不曾实现,未曾享过天伦之乐,终不懂他。”

  “他盼如吕公,范蠡,弹指江山,激扬文字,洒脱自然,但终究皆是梦幻泡影,他纵是谪仙人,也终究逃不过贬谪世间,生前戴罪,一生苦楚良多!”

  “他朋友遍四海,诗词满天下,耀眼是耀眼,不凡也是不凡,但到底还是格格不入,途是险途,梦是幻梦,道是假道,空是真空,悲是真悲!”

  “世人皆记住了张扬,狂到极致,拽到极致的他,记住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洒脱佳句,但谁记得,垂垂老矣时,他写下了天下无人知我心的悲歌绝唱!”

  “朋友遍四海,但天下无人知我心!”

  “你怎能说他不悲?”

  投影上,正如李白曾写下的那句,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大口的喝下了一口酒,泛着小舟,他看到了水中的明月。

  它是那般明艳,仿佛触手可得,于是他伸出手对着江中的明月抓去,当手触碰到清凉的江水时,他好似抓到了那天上的明月,他笑了,而人也是栽倒于湖中。

  “是啊,我们当然愿意相信,世上若有仙人飘然来,离去也该是自当化为月光,混入江水,散作清风,飘然而去。”

  “他死后的八年后,杜甫在前往岳阳的一艘小船上,也在萧索漂泊中即将去了,在死前的那一刻,他仿佛来到了一片混沌的世界,他看到了李白,他正对月当歌,抱琴独酌,他是那般的潇洒,那般的惬意,他还是那个被贺知章誉为的谪仙人。”

  “当看见他之后,他高兴的宛若孩童,立刻手舞足蹈的唤他前去,那一刻,他笑了,江心一片澄澈,天地一片通明,他从容的闭上双眼,默念了一句。

  “原来如此。”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