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3章 默记_复国后榨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住屋内的阳光,站在屋内,却能清楚的看到竹叶清新的颜色,甚至能闻到竹叶特有的香味。

  柳江清在石山之时,曾是石山书院的教师,自小就苦读诗书,如今虽然做地是武职,在骨子里仍有文人墨客的雅好。他踱到条幅前,慢慢品读。

  条幅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绝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人深林,复照青苔上。”此诗和木窗棂外的竹子,庄园外清清的小河,颇为相合。柳江清细细地体会着诗中地意境。一时忘记了进入大梁所遇到的纷敏复杂的事情,就这么安静地站在条幅之下。

  “不要打人。天理何在。”

  一声突兀的喊声打碎了柳江清地意境,他皱着眉头走到院中,只见到那位老者躺在院子中间,放声大哭,眼泪、鼻涕糊了一脸,在这位老人的带动之下,院内哭声冲天。

  众位军士都围在一边,抱手看着地上的老者。

  柳江清的阅历远非这些年轻军士所能比,见到场内局面如此混乱,就大踏步走到那老人身前,用脚踢了踢老人屁股,道:“别有这里倚老卖老,赶快爬起来,不然把你扔到粪坑去。”

  老人偷眼看了看柳江清,见他面无表情的样子,知道要装下去没有好果子吃,就悻悻地爬起来。

  柳江清又下令道:“重点搜查帐房及王德成的房屋,要一寸一寸地搜,掘地三尺也要找出帐册。”

  事情远比柳江清预想的顺利,当军士当真掘开了主屋的地面,赫然发现了一个木盒子,里面正是柳江清想要地帐册。

  三司会审就等着柳江清从澶州取回的帐册,据王德成交待,钱粮之事,他一笔也没有经手,只是为了预防这笔钱粮出事,他对前后三笔的使用情况都有记载,包括每一笔款项是什么时候到达澶州、经手的当事人、钱粮存放的地点、每一次打开库房的时间及经手人名字,还有更重要的是郑有林数张签了字的凭条。

  这本帐册,就成为了关键线索和证据。

  柳江清自然深知这本帐册地重要性,把薄薄地一本帐册放在了自己怀中,没有在澶州停留,带着手下精悍的骑手们,沿着黄河岸边直奔大梁。

  数天后,到达了大梁城外地陈桥驿,饶是柳江清从小的石山长大,骑术了得,也累得全身散架,其他人等自然也不例外。

  陈桥驿是大梁城东面的一个著名驿站,素来只接待七品以上的官员,柳江清有资格住进驿站,只是军士则没有资格住进来,只能在外面宿营。

  柳江清进入了驿站,见驿站空无一人,便提出让军士进驿站休息。驿丞直属兵部,城南尉对其并无管辖权,只是城南尉是一个官不大、权却不小,驿丞是一位头脑灵活的小伙子,稍稍犹豫,就爽快地让军士们全部住进了驿站。

  吃罢驿丞的老酒,柳江清手提腰刀,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