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7章 恩师,张好古!_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被黄宗羲拉着去实践,去调查,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唯物论已经不是那么排斥,但是,对于张好古贬低孔孟的说法也还是保持了一个对抗的态度。

  黄宗羲这一片文章,主要还是从公和私的角度来进行阐述。

  王莽的道德出发点就是不对的,他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这才把自己伪装成道德圣人,他的道德是为了让自己攫取权力。。

  而张好古的道德却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是为了维护制定国家的法度,张好古所遵守的是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是朝廷的政令律法,这不仅仅只是张好古自己要遵守的东西,同样,这也是朝廷的每一个官员都应该遵守的东西。

  有法必依,张好古并非是道德圣人,而是遵守朝廷的规章和制度,这,是人人都应该遵守的东西,他的道德不仅仅是约束自己的,也是约束朝廷每一个官吏的,只要遵循朝廷的规章制度,人人可圣。

  可是有些人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明明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却非要说张好古这是在沽名钓誉,那么,你们这群人,难道就没有沽名钓誉吗?

  再说变法,王莽变法乃是为了维持自己的野心,为了控制自己这个刚刚被撺掇的王朝,他变法,暴虐,残忍,用极为残酷的手段来稳定自己的统治。

  而张好古变法的,则是为公,为天下,为苍生,所以,张好古变法总是要调查调查在调查,深刻的去了解百姓的需求。

  王莽唯心为私。

  张好古则是不然,唯物为公。

  从一开始,张好古和王莽的出发点就不一样,初心就是不一样的。

  然后,黄宗羲笔锋一转,就开始喷起了《东林报》。

  你说巧不巧,把张好古比作王莽的不是别人,正是黄宗羲他爹,黄尊素。

  黄尊素避开了跟唯物学之间的辩论,而是直接上升到了张好古的人品问题,直接把张好古比作王莽,就差没说张好古将来是要谋朝篡位,改朝换代了。

  自然,这文章是引经据典,文采斐然了。

  在士林当中,也是有着极高的传播度,心学也好,理学也好,立刻就是炮制出了一篇篇文章,务必要把张好古的名声给彻底败坏,最起码也要引起狗皇帝朱由校的警惕之心。

  对于自己这个老爹,黄宗羲自然是一点都不客气。

  直接开喷。

  这些道理你黄尊素不知道吗?

  老爹伱口口声声,崇实黜虚、经世致用,如此道理你难道不知道吗?

  你知道,你还要喷,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你推崇的并不是实学,也不是什么心学,更不是什么理学,而是我学。

  什么是我学?自私自利,只要能维护自己的利益,心学也好,实学也好,理学也好,甚至是唯物学你都可以拿来用。

  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

  路线错了,知识越多就越是那啥。

  这一篇文章写的酣畅淋漓,绝对是父慈子孝之典范。

  但是,黄宗羲却是不在乎这些,自从到了永定县之后,自从真正的跟这些农民接触到了一起之后,他开始跟过去的自己进行了割裂。

  这种割裂很痛苦,是一种蜕变,但是,黄宗羲还是很乐于接受这种蜕变。

  他称呼自己老爹为贼,而称呼张好古为恩师!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