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六七章孙神仙发威_唐人的餐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本就很清晰的田亩记录,再整理一次,务必做到没有遗漏,有纠纷的立刻进行处理。

  三天后,长安市上就传出孙神仙因为一千多亩药田,被李义府与一干御史欺负的事情。

  原本长安人还在愤慨纪王李慎侵占民田,官田的事情,现在得知那一千多亩地竟然是供奉给老神仙种药材用的,舆论立刻就变了。

  不再有人关心那一千多亩地在哪,原本属于谁的,人们只是觉得既然是老神仙要的药田,就说明那片地方天生就该是拿来种药材的。

  否则,我家这么多的地,老神仙怎么没看上?

  老神仙会欺负人?

  全大唐的的人都没有这么想过,如果云初的名字在商家那里可以换真金白银,那么,孙思邈的名字在长安就是所有美好跟良善的代名词。

  想想啊,老神仙一辈子拒绝过四个皇帝的土地封赏,大唐三个,前隋一个。

  老神仙拒绝过别人送的山林,别人送的湖塘别人送的道观,甚至连茶山都拒绝过一座。

  至于金银财宝,把这东西送到老神仙面前,不说老神仙会怎么想,送的人都觉得自己很丢人。

  于是,从长孙无忌,李绩,程咬金,乃至在长安附近有地的绝大多数有头有脸的勋贵,以及富豪,乃至有钱的胡人,寺庙,都把自家的土地绘制成图,注明土地在什么地方,是否良田,能种什么样的药材,道路是否便利,水利是否畅通,都作了详细的介绍。

  然后就派管家送去纪王府,拿给孙神仙,希望孙神仙能够看中自家的地,拿去种药材。

  大户人家是这样,小门小户的更是如此,他们没有资格进纪王府,就纷纷放出话来,只要是老神仙看重的地,哪怕是祖宅,都能推平了拿来种药材。

  这才是真正能光宗耀祖,流芳百年的事情。

  李义府可能是大唐朝堂上第一个上疏弹劾自己的人,很快,就出现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没脸做人的李义府希望皇帝能够把他贬斥到潭州代替褚遂良去当都督……

  一时间,朝堂上自查自纠之风盛行。

  直到李治亲自去纪王府看望自己生病的弟弟之后,这件事才算是慢慢的平息了,但是,李慎还是在第一时间跑出来认错,告诉所有人,是自己好心办了错事。

  所有的错在他,而不在朝廷。

  而那有纷争的一千多亩地,也就真正的归属到了孙思邈的名下,成了名副其实的药田。

  然后,老神仙就把这一块地,交给万年县县衙照料,所出之药材,全部供应设在晋昌坊的平准药堂。

  老何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挺胸腆肚的再一次出现在了太医署,身后还跟着他的马仔云初。

  从五品的医丞的告身已经下来了,正式成为大唐医家身份最高的三个人中的一个。

  以前,太医署只有一个太医令,这个太医令是官员,不是医家,麾下原本有两位太医丞,一个是擅长妇幼科的太医丞傅九鼎,另一位乃是擅长大方脉的太医丞于恒人,现在多了以为以外科为基,以防疫为峰的太医丞何炳书何医丞。

  大家在算医家排名的时候一般不把孙神仙算进去,因为,所有人都认为,他老人家已经脱离了人的范畴。

  附:下一章会在12日下午4点发布,您先看,我继续写,本书首发起点,欢迎大家来起点app阅读——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