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六章 无题_我真是大昏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爹摸着胡子,若有所思地说道:“咱家也弄个车,送几趟物资?以后这样的活儿,估计会不少。”

  对于老百姓来说,朝廷征用还不是很正常的事情。抗倭援朝时,征召的辽东民伕死了多少,也没说给啥抚恤。建奴刚叛明时,民伕也没少征,都算在徭役里了,就是白干。

  象现在这样,官府明码标价,送多远送多少,都是给工钱的,可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人多地少,他们还不得靠赶脚挣钱?”英子看了老爹一眼,说道:“咱家有地,好好种,不比东奔西跑地辛苦强?”

  “地呀,好好种了。”英子爹理直气壮,说道:“卖菜赚了好多呢,快攒够你的嫁妆了。”

  英子翻了翻眼睛,说道:“别给我攒,也不用你去颠簸辛苦。”

  英子爹撇了撇嘴,掏出烟袋锅装上烟,想打火点着又犹豫了,试了试风向,在女儿的下风处啪哒啪哒地打着了火,有滋有味地吞云吐雾。

  “嗯,这回买的烟味道好。”英子爹赞道:“还是俺闺女孝顺。等明年咱也种点,赚得更多。”

  英子有些无奈,有地不好好种粮食,今年种菜,明年又要种烟了。

  英子爹看了看女儿,心里嘀咕道:这个柱子,瘸了吧唧的俺不挑,可咋就不着急呢!赶紧找个媒人说亲,闺女出嫁了,自己也就安心了。

  “傻小子,傻柱子……”英子爹不知不觉地嘟囔出声。

  英子奇怪地转过头,问道:“爹,你说谁是傻子呢?”

  英子爹哼了一声,吐出浓重的烟雾,边磕打着烟袋锅,边没好气地说道:“傻不傻的,也不是我说了算,你觉得好就行。”

  说着,起身把烟袋锅往腰里一别,说道:“行了,我先回家,你继续当伙计,碰到好烟,再买点。”

  “爹——”英子叫了一声,老爹却只是摆了摆手,连头也不回地走了。

  什么意思?英子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终于是琢磨出点味儿来。姑娘抿嘴笑了一下,又不由得轻轻叹了口气。

  平辽啊,真的象柱子哥说的,顶多两三年就完事儿?

  英子宁愿相信这是真的,边想边走,又回到了已经扩大的店铺。

  货物的品种又增加了,吃的穿的用的,已经与内地城镇的杂货商铺相差无几。由此也可以看出,消费群体的扩大,已经不再只是军人,还有普通百姓。

  如果说中华商会之前在旅顺和皮岛设立商铺,是为了讨皇帝的欢心,做好了赔本赚吆喝的心理,现在却已经开始赚钱。

  增加光复区百姓的收入,尽快摆脱要朝廷救济的窘境,这是皇帝所确定的政策。

  经历了战乱,历尽艰险才逃入明统区,新一批的辽民百姓的家底普遍都很薄。土地也被老居民分完,不给他们找点活儿干,只能干闲,不能创造价值。

  对于光复区的辽民,朝廷本来就有优惠

  请收藏:https://m.biga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